第28章 白衣渡江,……我等愿降!-第2/2页

加入书签
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击关羽,二人都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包围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犹豫不能决定。

“公安,江陵城坚墙厚,糜芳,士仁又跟随大哥多年,吾等若是退去则前功尽弃!”其实此时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了,因为两个月来,汉水已经退去,关羽的水军已经发挥不出左右了,最多也就是退守汉水,至于此时的襄樊之围已经打不下去了,最大的功臣其实不是孙权,而是徐晃!

曹操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孤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徐晃率领大军凯旋,曹操大摆酒宴犒劳全体将士,还加封徐晃为征南大将军。

这也是成语“长驱直入”的由来。

也就是说,此时孙权不偷袭,吕蒙不渡江,关羽也只能退回江陵,如果孙权真的去偷袭合肥,张辽可是还在半路上,徐晃就已经击退关羽了,孙权一攻合肥,张辽回援,久攻不下,只能退回,所以说如果孙权、吕蒙不动,关羽就能打下襄阳、樊城?

不能,无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荆州,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因为时间久了以讹传讹,就以为吕蒙真的是让全体士兵穿白衣服去渡江了,想一想吧,正常情况下那守卫的士卒们,就是再忽视,看着一身全是白衣服的人,-那还不得心惊胆战,怎么的?以为是来吊孝来了。

所以白衣渡江中的白衣指的是穿常服而已。

吕蒙随即攻打公安,南郡之地,首重江陵,其次公安。

公安太守是傅士仁,跟随刘备多年,又和关羽是同乡,按理来说应该关系不错,但可惜,却和关羽有重重矛盾,而且关羽之前说过,回来之后饶不了他,就不由得心生惶恐。

如今见到吕蒙率领军队,兵临城下,不禁心中大惊,心中就有投降之意。

不过明面上,自然不能如此说了。

“本将随汉中王,征战多年,有岂可轻易放弃,而今虽然兵临城下,不过战死而已!”这一番大气凌然的话语,深深的镇住了周围的人。

“将军大才!”“真忠勇之士也!”“我等,甘愿死战!”

不久,吕蒙派了个人来劝降,不是别人,正是虞翻。

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

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我等愿降啊!”士仁涕流满面,投降了,吕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公安。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