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影展上的白莲花-第3/5页

加入书签
        晚上,我就和胖子、小哥回到了胖子的铺子住。我在北京玩了好几天,每天小花,秀秀、黑瞎子、胖子轮着番的带着我出去玩,几乎能玩的全都玩过了。其间,我还向黑瞎子打听黎簇那几个小鬼最近的状况。黑瞎子说黎簇还依然执着的找他的父亲;苏万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主修眼科;杨好从沙漠回来后做事更加的果敢、狠辣,估计过不了几年就得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好在三个小鬼感情依然不错,有苏万劝着三个人倒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眼看着到了2月20号,一大早我、胖子和小哥开着胖子新买的别克到了三里屯林卡的展厅。门面不算大却布置得特别藏风。门口像样的堆了一个玛尼堆两边竖着高大的经幡和五彩的风马旗。门的两边各摆了一排高大的经筒,有人在用手悠闲的转着,后面是像布达拉宫一样的白墙。五颜六色的经旗在门廊口随着北京的寒风飘扬着。

        一进门的影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崭新的唐卡,是六世□□仓央嘉措的造像——我在吉拉寺做过喇嘛便双手合十诵了几遍六字真言算是拜了佛。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展厅不大,大概五六百个平米,墙上镶着大小几排转经轮筒、挂着几幅古香古色的唐卡,还有几幅藏经的书法和壁画,几座大大小小的金刚法相摆在角落或展台上,几个大的鎏金香炉燃着地道的藏香,耳边响着辽远的藏族民歌——是仓央嘉措的一首情歌:“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夜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墙上、展台上、天花板…处处都可见他的摄影作品,整个展厅散发出浓郁的藏味。就连仅有的几个服务人员也是穿着藏服的藏民。

        我不着急去找林卡,而是大致的浏览了一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都是和仓央嘉措有关的:有乌坚林劳作的藏民;有仓央嘉措故居;有波立拉山口的巴桑寺门前一路向上的石路;有错拿宗古旧的街道;有贡巴寺石墙下的花朵;有浪子卡寺院仓央嘉措行坐床礼的大经堂和在泛着微光的羊卓雍措湖畔拉着琴吟唱的藏族老人,还有笼罩在一片月色中的青海湖…每一幅作品都配有几句汉藏两文的仓央嘉措的诗歌。

        说实话这景色并不稀奇,但他的作品中无不彰显出两样不可多得东西——信仰和灵魂。也许这正是他这几年小有成就的原因。

        其中有一幅作品显得有一些另类,拍得是一个靠在院门前望着门前石路尽头的女孩。作品中还拼了一张这个女孩的脸部特写。之所以说这幅作品另类是因为它的建筑风格和人物服饰明显不是藏地的风格,更有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女孩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整人特别的干净,汗净的近似于圣洁,像极了仓央嘉措诗歌中白莲花一样的女子。女孩眉心有一个黄豆大小的朱砂痣。引起我注意的是这女孩的眼睛和神情。她的眼睛清澈的像一汪最干净的潭水,难得的是她的眼中有一种常人没有的神采,像清澈的湖面流转着的潋滟的波光——有一种说法,有这种神采的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女孩嘴角有一抹淡淡的笑,脸部的神情透出的是一种热切期盼过后的坚定与恬淡。旁边题着藏文的仓央嘉措的诗:“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粗犷而忧伤,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侯的是执着…”看了照片中的女孩我不由的猜想:这女孩在守侯什么一定是她心心念念的恋人吧…

        我正琢磨的有滋有味忽然有人叫我:“关先生。”我没回过神来,这两年很少有人这么称呼我了。“关先生。”声音再次响起,我才猛的回过神来——是在叫我。我回身一看,一个阳光的年轻人站在我身后。相貌并不出众,皮肤被西藏强烈的阳光染成浅棕红色,身体健壮的如同西藏的牦牛,一身藏袍很是华丽——这就是林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