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皇城刺龙 第一十三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朝鲜国向大明朝贡,有水、陆两条线路可选择,而两条线路又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线路。水路方面,一是太仓港线路,主要是横渡黄海;一是登州港线路,即由朝鲜都城出发,经陆路至辽东,在海州卫折而向东南,至旅顺口登舟,至庙岛群岛抵达登州登陆,复又从登州最后到达京师。而陆路则更为复杂,如可以从朝鲜国开城或汉城一路向北,到达义州,跨过鸭绿江到达大明地界,再由辽东、北平、渔阳、通州、天津循运河而至京师;也可以过鸭绿江,历辽阳、广宁,入山海关,最后抵达京师,等等。

“这些道路非常复杂,况且使团所经线路几千里远,如不知道准确启程时间及途中行走缓急,定无法成功劫杀。所以假扮朝鲜使团刺杀皇上的幕后之人,肯定看过使团行程的密信!”解缙十分肯定的告诉皇太孙。

根据调查可以肯定的是,朝廷接到的密信是未经开封保存完好的。密信首先被送到了礼部,因属机密信件,按照大明规定,礼部官员不能擅自拆开,只能交由皇上亲自开拆阅览。皇上看过信后便交给了最为信任的近侍太监孙福海,孙福海最后交由礼部存档。由于密信仍旧密封存档,所以礼部官员仍未能看到任何密信内容。

“既然如此,到底是何人看过那封密信?先生不妨明说。”皇太孙问道。一向非常直爽的解缙,今日来了之后却显得有些谨慎,这半天所说的话也似乎也一直在绕弯子。既然他是来告诉自己看过密信的人的,可他又总不明确告诉那人的身份。敏感的皇太孙断定,这其中应该有什么难言之隐。

“殿下,经过在下的反复核实,就在密信存档后的第二天,太子曾经到过礼部,并且通过前些天自杀的礼部官员司马隆阅看了那封密信。阅过密信之后,又是由司马隆密封存档的。”解缙只好硬着头皮说道。他知道,这个调查结果定然让皇太孙无法接受。可是目前为止,他也只调查到这一条线索。虽然皇太孙可能无法接受,但他不能隐瞒。

行刺皇上的事情发生后,礼部官员司马隆和赵吉一起自杀,这让其他所有礼部官员都十分惊恐。本来皇上在接见朝鲜使团的过程中差点被刺杀,礼部官员作为主管部门的人已经有渎职之嫌了,甚至不排除礼部官员牵涉其中的可能。但随着二人的自杀,明白无误的昭告天下,礼部与这件事有关。自从调查启动后,被暂时关押在大牢中的礼部官员也绞尽脑汁的回忆这其中的问题。最终,众官员在惊慌中回忆起太子曾看过朝鲜使团的密信。不过因为牵涉的是太子殿下,他们更感到事情的重大,所以并没有人敢讲出来。直到锦衣卫动用大刑,才有礼部官员不得已说出来,并且得到了其他几位官员的证明。

刚得到审问结果的一刹那,解缙也相当吃惊。朝鲜使团来大明的事一直是由礼部在运作,而且是皇上亲自过问的事情,之前太子并没有插手任何事情。令人奇怪的是,太子为什么又要专程去看那封密信呢?

事实上,对于解缙来讲,与其说是吃惊,毋宁说是十分震惊!刺杀事件发生后,朝野内外有很多传言。许多人都猜测刺杀事件与朝廷中的高官有关系,甚至可能有皇上的儿子参与其中。但是几乎所人都将怀疑聚焦到汉王身上。

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汉王有做这件事的胆量。皇上的三个儿子中,汉王从十余岁便开始跟随皇上南征北战,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刚满十三岁的时候,在第一次实战中,汉王就亲自砍下十个敌人的首级!一场大战下来,汉王的铠甲及里面的衣服都被鲜血染红了。可是,他当时不但没有丝毫害怕,甚至比往日更加有风采。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被当时的燕军士兵尊称为“战神”。

不但如此,汉王更有做这件事的能力。皇上的三个儿子当中,他对汉王宠爱异常。皇上不但封其为汉王,而且在朝廷中还担任了重要职务,每年汉王得到的金银赏赐也不是太子与赵王所能比拟的。同时,借着朝廷中武将对他的拥护,这几年,汉王笼络了一大批高手在自己府上。据一些流传在高级将军中的传言,汉王似乎掌握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不过,这些都只是一些将军们酒后偶尔透露的,真实情况大家并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