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诗词,小道耳!-第2/3页

加入书签
    眼下,赵鹏的怀疑也并非全无道理,李谦虽是浙江解首,一手文章倒是写得花团锦簇,诗词方面却着实没展现出过太多天赋,以往所作的寥寥几首诗词,也只能给个“中平”的评价,并无其过人之处,甚至相较于个别的生员还略有不如。

    “我说诗词乃是小道,敢问赵公子,此话可有错?”

    李谦的目光中充满了戏谑,心里在暗暗盘算着,今天要不要再赏赵鹏两记耳光------对方要是实在不大情愿的话,一记也行啊,这种事情大家还是可以商量着来决定的。

    小赵啊小赵,快出言不逊,快破口大骂,快出口成脏------

    “------”

    面对他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赵鹏禁不住打了个激灵,似乎有些明白了李谦的意图,因此并不敢轻易回答。转而,又觉得自己有些窝囊了------

    有什么好怕的?

    自己带了两名家仆在身边,此刻就候在门口,就在自己身后视线可及之处。而李谦今日出行也就带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小娃娃,真要打起来,吃亏的也不可能是自己才对------

    想到这里他便镇定了下来,唇角轻轻一勾,冷笑道:“既是小道,‘李大状元郎’何不为我等展示一番,也好让楼上诸生心服口服?”

    “这又有何难?别的我不敢说,比你的好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谦笑眯眯地看着他,犹如见到了至交故友一般,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不过此话一出口,便相当于已经接受了赵鹏的挑战了。

    他今日的态度,其实和以前不太一样。

    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是受了赵鹏的言语刺激,一怒之下才做出来的决定。相反,李谦其实很冷静,他有着自己最深层的考虑。

    之前他一直都非常的低调,也一直很怕出名,所以自打回到杭州以后,便一直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有来往。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更加出名。

    对于一个不想当官的人来说,名声太大了没什么好处。相反的,还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坏处。

    如今好不容易才逃离了官场,若是名声太过响亮的话,搞不好将来还会被举荐入朝为官,那就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结果了。这绝非是在杞人忧天,从朱元璋对待自己的态度里,就可看出些许端倪来。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的李谦确实是出名了,很有名气!

    若说“生子当如李仲卿”这样的评语出现,是因为朱元璋的墨宝和朝堂上那首词传回来的原因,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字是朱元璋写的,词也是自己当着他的面亲口吟诵过,自然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的影响。

    可《逍遥游》被人给翻了出来,用来诽谤自己,就真的是在为自己扬名了------不管好名还是恶名,只要大范围地传播出去,就会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出名。世事就是这般无奈,总有人在自己背后推波助澜,搅弄风云------

    李谦本来还苦无对策,不知该如何去避免今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眼下赵鹏的出现,却是让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就想到了应对之法。

    既然已经出名了,不如就让自己更加出名好了,区别在于这不仅仅只是好名或恶名而已。更确切的说,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名的“狂士”,言行里都要透出自己对于功名的不屑态度,让朝廷,让朱元璋对自己失望透顶,从此再也不会起复自己入朝为官。

    只需要一首恰到好处的诗,就能避免今后的麻烦,何乐而不为?

    因此,今日便顺手而为之,也权当是教训教训眼前这个跳梁小丑好了。

    赵鹏听得这话,心里竟是没来由的一惊,倒也没有直接表现在脸上。不过此时越是看着李谦的那张笑脸,他便越发感到有些心虚,不禁有些怀疑起自己今日的言语相激到底对不对。

    不太可能呀,这李谦若是真有诗才,早就为杭州士林所知了,他也不可能把好的诗词留到现在。他以前所作过的那些诗词,不是都很一般吗?

    定了定心神,赵鹏故作不屑道:“既如此,本公子便拭目以待了!”

    “如你所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