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霸主的凄凉晚景-第2/3页

加入书签
        其中,长子姜无亏因为齐桓公曾经答应过长卫姬要立他为世子,本身又是庶长子,还得到了“三贵”中易牙和竖貂的支持,在齐桓公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最具资格;次子姜元是少卫姬的儿子,对齐国竞争上岗的传统十分支持;三子姜昭已由齐桓公托付给宋襄公,是齐桓公认可的法定接班人;四子姜潘找了“三贵”之一的姬开方做盟友,觉得自己也有角逐君位的希望;五子姜商人则走群众路线,到处收买人心,暗暗为竞争上岗打牢群众基础。

        眼见齐桓公即将咽气,五位公子内心十分焦急,只恨那时候没有氧气管可拔,否则五兄弟早就一致同意让齐桓公早登极乐了。

        长子姜无亏按照宫变的一般套路,由竖貂、易牙派人将服侍齐桓公的宫女、太监全部赶走,隔绝内外消息,只等齐桓公归西就马上让姜无亏发丧即位。

        三子姜昭虽是齐桓公指定的接班人,但苦于没有得力帮手帮忙,只好暗暗做好流亡国外的准备。其他三位则摩拳擦掌,准备瞅准机会来个竞争上岗。

        就这样,被隔绝内外联系躺在病床上的齐桓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剩下无尽的懊悔。几天之后,春秋首霸竟然饿死在自己的寝宫之中。而齐国的连续宫变正式开始。

        首先是上场的是姜无亏。得知齐桓公死讯后,他立刻安排易牙、竖貂带兵去**消灭姜昭,以便除去这个最大的障碍。但姜昭早有准备,齐桓公去世时他已在逃往宋国的路上了。姜无亏追之不及,也不啰嗦,直接把大殿内的宝座占住,自封为齐国国君。

        姬开方见姜无亏连场面话都不说就直接摘桃子,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和姜潘带上人马占领齐宫右侧,准备来个同台表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姜元和姜商人见别人都有帮手,只好临时搞了个结盟,合伙占领齐宫左侧,摆出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形势。

        由于三角形的稳固性,三方就这样僵持了两个月,谁也没有心思去管死不瞑目的父亲。齐桓公的尸体在此期间早已腐烂,蛆虫都从寝宫内爬到了外面。

        最终,齐国的众大臣们看不下去了,由于姜无亏的势力最大,加上又是长子,大臣们经过商议后,共同劝说其他三人暂时放弃争斗,由姜无亏发丧即位。

        就这样,一代霸主在身死六十七天后才被收殓入棺。算是春秋时期死得最惨的君主之一了。

        后世的孔夫子曾有名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对管仲高度评价的话,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遏制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袭扰,那么中原之地很可能在春秋时期就沦陷于游牧民族之手,后世的人都要被迫成为游牧民族的臣属了,也须华夏文明的历史就要彻底改变。结合史实来看,管仲和齐桓公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当山戎入侵燕国的时候,是齐国远征孤竹消弭了这一灾难;当狄人入侵邢、卫时,如果中原诸侯没有团结在齐桓公的大旗下出兵救援,很多诸侯国恐怕也会步卫国、邢国的后尘。

        自从西周亡于游牧民族之后,东周早期的中原诸侯都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威胁。在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大旗并成功击退“夷”的侵略后,后世的霸主们基本上都把抗击游牧民族当成霸主的职责。到战国时期,游牧民族的势力基本上被逐出中原地区,华夏文明得以在中原大地继续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