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之楚国篇-第5/5页

加入书签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就这样诞生了。考虑到齐国与楚国中间还隔着鲁国、宋国、蔡国等一堆诸侯国,刮大风的时候,齐国迷路的马和牛确实不太可能跑到楚国来,屈完的这句话确实问到了点子上。

        但管仲也是打口水战的行家。熟知楚国过往的他张口便来:“成王曾赐我先君太公征伐之权,四海之内,凡不遵王命之国皆可征伐。贵国多年未向天子进贡包茅,此为不遵王命;当年昭王南征,崩于汉水之中,贵国难辞其咎。鄙国是以奉天子之命讨楚国之罪。”

        屈完听了管仲的话,自感无力反驳,但对于周昭王死于汉水这件事,由于时过境迁,加上死无对证,楚国当然不能承认。

        于是屈完答道:“包茅之事,乃是鄙国交通不便之故所致,既蒙提醒,鄙国即时遣人贡入洛邑。然则昭王溺于汉水之事,鄙国未尝参与,此事君其详加访查再论。”

        打完口水战,没有占到便宜的屈完返回楚国向楚成王复命。屈完分析道:“齐人奉天子之命合七国之师而来,声势浩大,又兼师出有名,我国与之正面相抗胜算不大。但臣观齐人伐鲁、伐宋之役,二国认错求和,齐国便息兵受盟。为今之计,不如请和。”

        楚成王由于吃了贸易战的亏,加上面对七国联军心里没底,想了一想,便同意了屈完的意见。

        作为已经称王的诸侯,楚成王当然不可能屈尊去参加齐桓公主持的会议,因为在那个会议上,给他摆的座位牌仍然显示是子爵。除了许国,已知的诸侯国没有一个爵位比他低。于是他安排屈完前往七国联军的驻地服软求和。

        屈完再次来到七国联军驻地。他口头承认了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进贡包茅的错误,并承诺马上履行进贡义务。然后,屈完又按规矩与管仲搞了一个会盟仪式,算是给足了七国联军的面子。鉴于楚国国力强大、国土辽阔,七国联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齐桓公照例见好就收,遂率领七国联军班师回国。

        对周天子来说,百年来桀骜不顺的楚国在齐国的敲打下低头认错并乖乖进贡,这当然是天大的喜事。天子有了面子,齐桓公也有了名声,大家当然皆大欢喜。

        写到这里,还是照例加上一句,齐桓公的霸业又上一个台阶。我自己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写这句话了。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