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半个少年-第8/11页

加入书签
        小学西北角有一个小门通中学的食堂,食堂往西是中学教师宿舍,泰平二人在走道上和中学语文老师黄涛交臂而过,泰平说:“黄涛挺厉害的,解放前当过国民党《中央日报》的记者,他可是王牌语文教师,丹阳师范都请他去给培训老师上课。”

        “你怎么知道的?”

        “听我爸说的。”

        走过教师宿舍,往西是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教室前后三排,中午教室里学生不多,有人看书,有人做作业,泰平探头往一个教室里看看,有的课桌上有好多本书,他说:“上中学就好了,学的课程多,有物理化学,还有地理历史,这些课我都喜欢。”

        “别着急,过几个月你就到这里来了。”

        “说不好,全公社六年级毕业生600多人,吴中招三个班,只能录取146人。”

        “你门门功课第一,还说不好,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

        “有些事情不好说,怕考不好。”

        “那就到到庙里烧香磕头求菩萨保佑。”

        泰平笑道:”白国富每次考试,他妈都求菩萨,还要到街上给他买油条,让他吃一根油条两个煮鸡蛋,他也从来没考一百分。”

        “我们丹阳这一带在吃的方面是有一些迷信。”

        “没错,说梨是分离,夫妻兄弟不能同吃一个梨;船上人家盛饭不说盛,因为盛和沉同音,要说装饭或加饭;还有的忌讳有人在自己背后吃饭,说这样会使自己的记性被别人吃掉。”

        “你了解的不少,还有什么?”

        “我发现主要是三种情况,一是谐音,鱼与余,过年要吃鱼;糕与高,给小孩吃糕是希望快快长高,给老人送糕是祝高寿,馄饨是稳顿,为亲友送行的时候吃馄饨。二是形象,面条长,过生日要吃长寿面;月饼和圆子是圆的,团圆时吃;黄豆芽像如意,吃年夜饭时要有。三是联想,甘蔗和芝麻是一节一节的,象征节节高,造屋建房时吃;泥鳅灵活难抓,有人家买了烧给孩子吃,说吃了机灵。”

        “都是说说的,不能当真。”

        ”我想就这个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叫吃的吉和凶。”

        “我们不考议论文,小升初是写记叙文。”

        “先练练笔,今后学起来写起来容易些。”

        “你文章写得好,升到吴中,黄涛老师一定喜欢你。”

        “学习好的学生,老师都喜欢。”泰平说。

        吴中校园西侧靠围墙是五间猪舍,有猪在哼哼哧哧的叫,猪舍南边是一大片菜地,种着白菜、茄子、豇豆、萝卜、西红柿;黄竹架上挂着长短不一的黄瓜。

        菜园与围墙间有一条小路,路边有花有树,花是月季、牡丹、玫瑰,树是柳树、杨树、榆树和银杏;树都高过了围墙,有的树枝伸展到墙外的草地上空;有一棵大榆树曾被大风吹断过,在旁边的根部又长出一棵树,也许是紧挨着路,多碰多撞的缘故,树干青筋暴突,浑身疤痂,不如别的树干光滑;地上有各种树叶,柳树叶细长如菱角,银杏叶如小扇,泰平各捡了两枚,说:“风干了当书签用,柳叶夹在物理化学书里,银杏叶夹在历史地理书里,银杏是古老的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