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松年结婚-第7/12页

加入书签
        “她什么时候成了你干女儿了?”

        “已经定了,下月初六办过寄酒。”

        原来,陈蓉看到松年有一块“松鹤延年”的绣品,便问柏年,知不知道绣品是谁送给松年的?柏年在“天天乐”打麻将,听修月梅的伯伯说松年和他侄女相好,还常看到松年放学后绕道去修月梅家,便如实相告。

        陈蓉觉得修月梅长得不错,人也本分,可家境差些;荆玉庆在安文去世后,仍像女婿一样过年来拜年,中秋节要送盒月饼,这边有事也过来照应一下,叫爸叫妈嘴也甜,陈蓉颇有好感,看他形单影只的便想帮助他再娶妻成家,只是一直没看到合适的姑娘,她想如果收修月梅做干女儿,嫁给荆玉庆,倒是一石双鸟,女婿还是女婿,儿媳就不是儿媳了。次日上街,看到修月梅的母亲在邮政代办所门口摆摊卖绣品,便上前聊天,说结干亲的事,说自己的养女死了,想再找个干女儿,她很中意修月梅,想收她做干女儿,老太太很高兴,欣然同意。她回家和女儿一说,修月梅也乐不可支,以为陈蓉看上了自己,先当干娘,再当婆婆,亲上加亲,她高兴得一夜未眠。第二天干活时还很激动,嘴里哼着刚学的《新年》歌:“梅花含笑对着水仙,不同香气一样清鲜,我们闻到了,就知道了现在是快乐的新年……”她嘴上唱着,好几次针扎了手,流出殷红的血,染红了白白的绣布。

        松年结婚这天,雨虽然停了天还阴着,云层较厚,土路泥泞。松年穿深蓝色中山装,胸前不肯披红,脚穿黄布钉鞋,去石墩头迎亲,钉鞋沾了泥很重,有好几次陷在烂泥里,半天拔不出来;轿夫也一路抱怨,说选的日子不好,嫌新娘子个子不小,分量不轻,抬到半路把轿子放下,说没力气抬不动了,松年只好掏钱,一人给了一块银元,轿夫才继续往前走,但轿夫故意晃荡,颠得王燕差点呕吐,一个多小时的路,走了三个多小时,到何家庄时,早已过了选定的吉时。爆竹声和锣鼓声起,村上人都出来看热闹,轿子停在门口,松年掀开帘子,领着头上盖着红盖头的王燕进门,他故意用沾满泥土的钉鞋去踩了王燕一脚,疼得她差点叫出声来。有人在地上铺了麻袋,王燕脚踏麻袋,走进中堂,寓意是“代代相传”;她和松年拜完堂后,由松年和喜娘左右扶着穿过小院往后面楼上去,从后门出去没有铺麻袋,中间是青砖路。她听人说丹阳荆林一带,新郎新娘拜天地后,专有一人一路传递麻袋,使新娘踏着麻袋进入洞房,意即“传宗接代”,皇塘没这个习俗。院里种有万年青、桃树、天竹、腊梅、凤仙花,院子两边有一人多高的砖墙,东墙上立着一只雌鴳雀,眼睛看着西墙上站着的雄鴳雀,不知何故,雄鴳雀却不飞到雌鴳雀身边去,连看也不看雌鴳雀一眼,这让王燕为雌鴳雀黯然神伤。

        蒋家前后屋子都重新粉刷装饰一新,村上挂着大红灯笼,前屋后楼大门上贴了大红对联,中堂换了“花开富贵”的牡丹图,原先的对联“要好儿孙必读书,欲高门第须为善”,换成了“珠联璧合凤凰飞,连理之喜到白头”。松年因为心情不好,亲戚们送的礼钱他也不收,柏年结婚时,礼钱收了一百五十块银元,松年只收了实在推不掉的十五块。修月梅送的礼他收了,她送给松年一个鸳鸯戏水的绣帕说:“哥,你曾经要过这样的帕子,当时没给你,现在绣好了,算我对你和嫂子的祝福。”

        松年接过手帕,仔细看看说:“绣得真好!”他认真叠好,放进怀里,修月梅眼睛红了,赶紧转身离开。

        婚宴安排二十桌,却坐了二十五桌,一些不认识的人上了桌,松年心不在焉不管不问;有些吃白食的,觉得新郎傻,来敬酒时要碰一喝三,想把新郎灌醉看笑话,松年不喝便揪住胳膊不走,气的松年要发火,看到父亲在一边冷眼看他,只好忍住怒火陪人喝酒,喝的脸红脑热,晕晕乎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