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柏年的婚事,陈蓉又把安文许给了离何家庄二里半路的蒋家村的荆玉庆。荆玉庆家三间庭屋十亩地,忙时请个帮工,家境在村里算中等,只是荆家人丁不旺,荆玉庆的父亲去世早,他没有兄弟,两个姐姐也已经出嫁,只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柏年和安文这一对要好了多年的年轻人,就这样散了。
柏年和安文的婚事是同年同月办的,柏年三月初娶亲,办喜酒那天,安文扎了个头巾,系了条围裙,一早就进了厨房,再没出来见人。她在灶膛下烧了一天的火,脸上的泪水一天没干过,待酒席结束客人散去,她烧好晚上的热水,从厨房出来,全身上下都是灰,成了灰姑娘。她拿了一条毛巾到码头边,解下头巾围裙,拍净身上的灰,撩水洗脸,心凉如水,她忍不住又哭了。到家晚饭也没吃,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趴在床上抱着枕头哭了半宿,不知是什么时辰人才沉沉的睡去了。安文出嫁是三月末,喜事当天,柏年也不想去吃喜酒,陈蓉说:“妹妹出嫁,你当哥的哪能不去?”母命难违,但他去得晚走得早,有的桌还在劝酒划拳、大呼小叫,他已经走到何家庄了,听得大塘边有人在唱《茉莉花》:“让我来把你摘下,送给别人家”时,想想自己心爱的安文,从此就留在了蒋家村,泪水从眼中流下来了。
荆玉庆长相不差,人品也好,家境也还可以,可就是婚事不顺,娶安文时已经二十三岁了;原因有二,一是蒋家村有一怪事,近一百年来,新娶的媳妇只要是大姑娘,不管是穷家富家,大多活不过五年,不是病死,就是淹死、吊死,而二婚三婚的女人却都享得天年,因此周围各村的大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蒋家村。二是荆玉庆的娘凶,年轻守寡后,怕人欺负变得更凶,远近闻名。这两个原因成了荆玉庆娶亲的障碍,虽然他娘多次托人说媒,仍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人家愿意把姑娘嫁进荆家丢命或受苦。而陈蓉因为一件事认识了荆玉庆,对这个小伙子有了好感。那是两年前的三伏天,陈蓉母亲病重,不想吃东西,有一天忽然说想吃女儿以前带回的大糕,孝女一听如得圣旨,听人说里庄的大糕做得比皇塘好,便顶着烈日去了里庄,一买就是二十块,足足有十几斤重,大糕装在篮子里,手臂挎着,刚走还不觉得重,走了六里路,到了蒋家村村边便觉得重了,陈蓉胳膊酸、腿也疼,走上十几步便要放下篮子歇一会儿,眼看自家的楼房已经在望,可这中间的二里半路却似千里万里。
酷热当头,骄阳似火,路上行人田间农人都很少。荆玉庆在田里拔草,为了省钱,他家只在割麦、插秧时请短工,别的时候都是自己起早贪黑一个人干活。田里的水晒得烫脚,头上的汗水流下来,迷糊了双眼。荆玉庆直起腰,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汗,他看到陈蓉臂挎着篮子从旁边田埂走过,走不多远,就把篮子搁在地上歇歇,嘴里大口喘气,看起来很吃力很累。平时蒋家村人买卖东西和办事看病,都是到皇塘,每次必走何家庄北边的大路,所以荆玉庆知道蒋家、认识陈蓉,只是没有说过话。这时他忙把手在衣服上擦干净,走到陈蓉跟前说:“我知道你是何家庄的,我帮你提一段路吧。”
“不用,你要拔草呢。”
“拔草不着急,我送你一段。” 没等陈蓉说话,他就提起篮子往前走,陈蓉只好跟上。一路上陈蓉几次叫他放下,可他只当没听见,一直把陈蓉送到蒋家楼房后面,陈蓉说:“天热,进屋喝口茶吧,歇歇脚。”
“不打搅了,回去了。”
看着荆玉庆光着脚,卷着裤腿,顶着烈日往回走,陈蓉很感动,心想这小伙子真不错,勤劳能吃苦,还善良,所以当荆家托人来说媒时,不顾蒋贤的一再反对,同意了这门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柏年和安文的婚事是同年同月办的,柏年三月初娶亲,办喜酒那天,安文扎了个头巾,系了条围裙,一早就进了厨房,再没出来见人。她在灶膛下烧了一天的火,脸上的泪水一天没干过,待酒席结束客人散去,她烧好晚上的热水,从厨房出来,全身上下都是灰,成了灰姑娘。她拿了一条毛巾到码头边,解下头巾围裙,拍净身上的灰,撩水洗脸,心凉如水,她忍不住又哭了。到家晚饭也没吃,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趴在床上抱着枕头哭了半宿,不知是什么时辰人才沉沉的睡去了。安文出嫁是三月末,喜事当天,柏年也不想去吃喜酒,陈蓉说:“妹妹出嫁,你当哥的哪能不去?”母命难违,但他去得晚走得早,有的桌还在劝酒划拳、大呼小叫,他已经走到何家庄了,听得大塘边有人在唱《茉莉花》:“让我来把你摘下,送给别人家”时,想想自己心爱的安文,从此就留在了蒋家村,泪水从眼中流下来了。
荆玉庆长相不差,人品也好,家境也还可以,可就是婚事不顺,娶安文时已经二十三岁了;原因有二,一是蒋家村有一怪事,近一百年来,新娶的媳妇只要是大姑娘,不管是穷家富家,大多活不过五年,不是病死,就是淹死、吊死,而二婚三婚的女人却都享得天年,因此周围各村的大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蒋家村。二是荆玉庆的娘凶,年轻守寡后,怕人欺负变得更凶,远近闻名。这两个原因成了荆玉庆娶亲的障碍,虽然他娘多次托人说媒,仍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人家愿意把姑娘嫁进荆家丢命或受苦。而陈蓉因为一件事认识了荆玉庆,对这个小伙子有了好感。那是两年前的三伏天,陈蓉母亲病重,不想吃东西,有一天忽然说想吃女儿以前带回的大糕,孝女一听如得圣旨,听人说里庄的大糕做得比皇塘好,便顶着烈日去了里庄,一买就是二十块,足足有十几斤重,大糕装在篮子里,手臂挎着,刚走还不觉得重,走了六里路,到了蒋家村村边便觉得重了,陈蓉胳膊酸、腿也疼,走上十几步便要放下篮子歇一会儿,眼看自家的楼房已经在望,可这中间的二里半路却似千里万里。
酷热当头,骄阳似火,路上行人田间农人都很少。荆玉庆在田里拔草,为了省钱,他家只在割麦、插秧时请短工,别的时候都是自己起早贪黑一个人干活。田里的水晒得烫脚,头上的汗水流下来,迷糊了双眼。荆玉庆直起腰,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汗,他看到陈蓉臂挎着篮子从旁边田埂走过,走不多远,就把篮子搁在地上歇歇,嘴里大口喘气,看起来很吃力很累。平时蒋家村人买卖东西和办事看病,都是到皇塘,每次必走何家庄北边的大路,所以荆玉庆知道蒋家、认识陈蓉,只是没有说过话。这时他忙把手在衣服上擦干净,走到陈蓉跟前说:“我知道你是何家庄的,我帮你提一段路吧。”
“不用,你要拔草呢。”
“拔草不着急,我送你一段。” 没等陈蓉说话,他就提起篮子往前走,陈蓉只好跟上。一路上陈蓉几次叫他放下,可他只当没听见,一直把陈蓉送到蒋家楼房后面,陈蓉说:“天热,进屋喝口茶吧,歇歇脚。”
“不打搅了,回去了。”
看着荆玉庆光着脚,卷着裤腿,顶着烈日往回走,陈蓉很感动,心想这小伙子真不错,勤劳能吃苦,还善良,所以当荆家托人来说媒时,不顾蒋贤的一再反对,同意了这门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