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咨议员-第6/11页

加入书签
        胡知县并非科举出身,他从18岁考到38岁,屡考不中,于是便捐1000两银子,买了个安徽泰和县的知县。泰和县地方穷捞钱难,便通过当江苏巡抚的远房亲戚陈启泰调到丹阳来当知县,在丹阳一年捞的钱比在太和五年捞的钱还多,今天他本不想见蒋贤,抬头看到墙上挂的条幅:智圆行方,胆大心小。这是陈启泰赠他的座右铭,觉得还是小心敷衍一下为好,免得把事捅到省衙去麻烦。

        “蒋议员,今天来有何指教啊?”  胡知县来到会客馆舍,故作谦和地问。

        “听说西乡的陈毛子被抓了,有人找我投诉,职责所在,我来咨询一下陈毛子所犯何罪?”

        “陈毛子自封天王,带着数千民众捣毁县衙,砸烂粮柜,哄抢漕粮,罪大恶极!”

        “我听到的情况是因为县衙超额征收钱粮,才引发了闹漕事件。”

        “都是民间胡说,征税收捐,朝廷都有条规,县里加征也是依法办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陈毛子办的事到哪里也是罪大恶极,翻不了案。“

        “那我说第二件事,有人反映积谷仓账目不实,我能不能看看账册?”

        胡知县想了一会儿说:“蒋议员一个人来查积谷仓的账册恐怕不合规矩,需要出示上边的指令,你协同专职人员来查更好;再说积谷仓的账目一直是钱粮总柜管着,他下去办事了,什么时候回来也说不准,你得等些天了。”

        “还有现在牛市集中于县城,捐税增多,交易不便,民众意见较大,这事也有吧?”

        “牛市原来分散,不利于征税纳捐,所以集中到县城,这也是为朝廷着想。”

        “如此说来,我只好告辞了。”蒋贤起身准备另做打算。

        “本县已备下便宴,蒋议员吃了晚饭再走不迟。”

        “不必了,走了几十里路累了,只想回客栈休息。”

        蒋贤出了县衙,和在门外等候的尚斌一起找了一家面食店,二人各吃了一碗阳春面,便到附近的新丰客栈开了两间房,分别住下。进到房间,二人都觉得腿酸体乏,尚斌往床头被子上一靠,很快睡着了。蒋贤想着心事,他觉得积谷仓的事,牛市的事,肯定都与胡知县有关,胡知县一定收受了贿赂,才对这两件事遮遮掩掩,推三阻四。这些靠捐纳做官的人都贪婪得很,花了一千两银子买官,心疼得很,必得捞回几万两才觉得划算,所以这些事找胡知县说,无异于与虎谋皮;再说陈毛子的事,现在也必须替他往上申诉,在胡知县这里是无理可讲,一定得去省衙,向巡抚和布政使呈文举报,让省衙查处。想着想着他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听得有人敲门,忙坐起身,点亮床头柜上的灯,前去开门,屋檐下挂着灯笼,门一打开,昏黄的灯光,照在胡知县身上,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矮胖汉子,手里提了一个箱子。

        “蒋议员真是累了,我敲了三次门才醒。”

        “请进,胡知县这么晚来有什么事吗?”

        胡知县进屋后,在靠窗的圆木桌旁坐下,矮胖汉子把手里的小箱子往桌上一放,咚的一声响,看样子箱子分量不轻。矮胖汉子退了出去,顺手拉上门,背身站在檐下。几句寒暄之后,胡知县把话转入正题:“蒋议员当过知县,一定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占着茅坑不拉屎,觉得对不起朝廷,要为朝廷办事,又要得罪百姓,这就有矛盾,到人家口袋里去掏钱,谁都不乐意;主持公道,有所担当,就会遭人诟病,小人怀恨在心,便造谣泄愤,现在攻击诬陷本县的流言蜚语甚多,还望蒋议员明察秋毫,勿偏听偏信、勿为居心叵测的小人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