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春南成婚-第8/10页

加入书签
        “也死了。”春南很是震惊,张开了嘴,睁大了眼睛,眉毛抬起,向上弯曲,他欲哭无泪抬头看门口,春北没在,大概下田干活去了。

        他难过地问:“什么时候的事?”

        “从五月底开始,天就一直下雨,高邮湖水就不断上涨,涨到与大堤相平也没人管,六月二十六日的早晨,我俩起得早,开门听见远处轰隆隆响,我还以为打雷,那知道湖堤决口了,湖水像山倒了似的往下冲,转眼湖下几十个村子就泡在水里了,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几处树头房顶露在上面,到处是死人牲口家具和锅碗瓢盆。”  朱八斤边说边抹着眼泪。

        “洪先生家怎么样?”

        “不清楚,他家村子地势不高,肯定也淹了。”

        “现在你们有什么打算呢?”

        “你跟我说过你们这里地势高河塘多,旱不着淹不着,我们想在这边安家,不知行不行?我大儿子一家四口也过来了,在街西头石头坊旁边听我们回话呢。”

        春南用期待的眼神看父亲,蒋康想了想说:“长毛造反,江南人死了一大半,我们村子也死了一大半,好几户人家都死绝了,你们想在我们村上落户是好事,我是欢迎的,我去和村上人商议一下,应该是可以的。”

        蒋康把各家主事的男人,女人召集到公屋,说朱八斤一家六口想在村里安家落户,请大家发表意见。陈老二说:“长毛造反,村上死了不少人,有的田荒着;但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人少好过年人多好种田,还是不接收江北人好,绝户人家的房和田给村上人家分分。”

        蒋康说:“足寒伤心,人少伤村;村里人少,要办大事情难,不说别的,和别的村有矛盾,打架都打不过,上次赵家村来人,差点吃亏了。”

        白圆圆说:“江北人穷人横,江北来要饭的有的就凶,还有偷东西的,何家庄还是现在这样好,都是本地人,知根知底的。”

        有好几个人赞成白圆圆的意见,反对接收江北人,蒋康没想到有这么大的阻力,他说:“不要把江北人都当坏人,坏人是少数,江南人也有坏人;春南在他们村上生活了三年多,了解他们的情况,都是老实的种田人,他们家都被大水冲没了,所有家当都挑出来了,我们不接收,让他们去哪儿呢?”蒋康威望高,大家见他坚持接收,也就不再说什么,大家同意把绝户的康明福家三间草房给朱家住,他家六亩地也给朱家种。过了十天,洪先生带着堂弟洪星江也找上门来了,他们先去镇江投靠在知府衙门当师爷的堂叔,堂婶不愿接收他们,他们转而投奔何家庄来,村上已有先例,照方抓药,蒋康让他们住绝户的彭家福家,种彭家的五亩地。

        春北从铁锁口中知道西荷死于大水中,抱头痛哭,哭了一阵,又跑到大堂北边的虎蹲上,坐在最高处呆呆的往北方看,他紧锁眉头,眉毛间竖起了三道皱纹,默默掉泪,他多少次在梦中见到西荷的身影,他万分悔恨,早点娶西荷回来就好了,只因春南婚事未办,他不好开口。天黑了,他还坐着不动,父亲母亲来劝、春南连拖带抱把他拽回家;有十几天,他老伤心落泪,茶饭不思,人很快就瘦了一圈。

        春南结婚办喜酒是冬月初八,婚宴十桌,花轿没进门,好多客人便到了,坐在铺了红桌布的桌边喝茶、吃着花生瓜子聊天,有的便说些各地的婚礼习俗。有人说:”  丹阳北边的荆林娶亲时,地上铺麻袋,新娘由伴娘搀扶,脚踩棕绳编的麻袋进屋,意思是代代相;拜堂后进洞房,有人传接麻袋,称为传宗接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