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贞说:“我也去。”
李小柱家两间草棚子,李小柱在里屋大哭,外屋黑着,里屋小桌上亮着一盏豆油灯,灯光昏暗,蒋康先进去,发现床上躺着李老根,身上满是血,人已断气,李小柱跪在床边哭。
蒋康中午还在小沟塘边与李老根说过话,没想到现在死了,惊问何故,李小柱抽泣着说起了父亲用刀自杀的原因:李家这几年很不幸,命运多舛,先是大儿子大柱当兵,战死在镇江;前年,二儿子做瓦匠,新砌的墙因地基不牢倒塌,将靠墙干活的二柱压死;母亲得知后,悲伤过度,精神恍惚,走过木桥时,失足入水淹死,李老根听说长毛要打过来,要小柱和村上青年一起逃难,小柱担心父亲有气喘病,一个人没法生活,不肯逃难,李老根为保住李家的根,趁小柱出门,看逃难人离村之机,用菜刀切断了脖子。
蒋康说:“别哭了,死了不能复生,你听你爹的,收拾一下赶快走吧,晚了怕走不了。”
“我爹怎么办?”李小柱更咽着说。
“丧事我来办,你放心。”蒋康说。
李小柱不再说什么,赶紧收拾行李,谢了蒋康和九贞,跟着从里庄逃难过来的一帮人,上了前往常州的大路。
春南、春北和何大金、何二金、陈长友五人走在一起,上了通往常州的马路,何大金和春南就往哪儿逃争论起来,春南问了几个逃难的人,觉得江北没有太平军该往江北逃,何大金不赞成,他凡事喜欢抬杠,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意见,别人说的都要反对,他说:“自古宁往南一丈不往北一尺,年年都是江北人到江南来要饭,哪有江南人去江北的?江北太穷太苦了。”
春南说:“眼下要紧的是安全。”
“江北就安全么?万一长毛打到江北去呢?”
“长毛要打江北早就打了,还用一直打丹阳么?”
春北说:“要不我们去宜兴老家。”
春南说:“宜兴离常州不足百里,长毛半天就到了,宜兴不能去,就是能去也不去老家,亲戚家住十天半月还行,长了不行;老话说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无钱莫入众,遭难莫寻亲;下一步往哪儿去,到常州再说吧。”
逃难的人群中多数是青壮年,也有带着老人、妻子、孩子一家逃难的。有一家孩子多怕走散,大家抓着一根麻绳往前走,父亲背着一床旧棉被、抓住绳头走在前面,后边是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中间是三个女孩,最小的也就五岁左右,妻子挺着大肚子抓着绳尾走在最后;一家人全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这一家走得慢,春南他们很快超了过去,这家走前头的中年男人看别人超过去有些生气,嘟噜了一句:“抢什么?抢死去哪!”
他们走到卜弋桥,看到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小男孩围着躺在地上的女人在哭泣,陈长友说:“走得两腿酸了,歇会儿吧,去看看那两个人为什么哭。”
老太婆有七十岁上下年纪,满脸的皱纹和泪水,她说,老家是安徽广德,太平军来后她跟着女儿女婿一家逃难,逃到金坛女婿发高烧说胡话死了,找了一户有钱人家磕了几十个头,求人把女婿抬到乱坟岗上挖坑埋了,走到皇塘女儿也病了,也发高烧也说胡话,走到这儿走不动了,坐了没多会儿眼一闭也死了,扔下我和五岁的孩子,我们怎么办呢?说完嚎啕大哭起来,小男孩也叫着娘大哭不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小柱家两间草棚子,李小柱在里屋大哭,外屋黑着,里屋小桌上亮着一盏豆油灯,灯光昏暗,蒋康先进去,发现床上躺着李老根,身上满是血,人已断气,李小柱跪在床边哭。
蒋康中午还在小沟塘边与李老根说过话,没想到现在死了,惊问何故,李小柱抽泣着说起了父亲用刀自杀的原因:李家这几年很不幸,命运多舛,先是大儿子大柱当兵,战死在镇江;前年,二儿子做瓦匠,新砌的墙因地基不牢倒塌,将靠墙干活的二柱压死;母亲得知后,悲伤过度,精神恍惚,走过木桥时,失足入水淹死,李老根听说长毛要打过来,要小柱和村上青年一起逃难,小柱担心父亲有气喘病,一个人没法生活,不肯逃难,李老根为保住李家的根,趁小柱出门,看逃难人离村之机,用菜刀切断了脖子。
蒋康说:“别哭了,死了不能复生,你听你爹的,收拾一下赶快走吧,晚了怕走不了。”
“我爹怎么办?”李小柱更咽着说。
“丧事我来办,你放心。”蒋康说。
李小柱不再说什么,赶紧收拾行李,谢了蒋康和九贞,跟着从里庄逃难过来的一帮人,上了前往常州的大路。
春南、春北和何大金、何二金、陈长友五人走在一起,上了通往常州的马路,何大金和春南就往哪儿逃争论起来,春南问了几个逃难的人,觉得江北没有太平军该往江北逃,何大金不赞成,他凡事喜欢抬杠,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意见,别人说的都要反对,他说:“自古宁往南一丈不往北一尺,年年都是江北人到江南来要饭,哪有江南人去江北的?江北太穷太苦了。”
春南说:“眼下要紧的是安全。”
“江北就安全么?万一长毛打到江北去呢?”
“长毛要打江北早就打了,还用一直打丹阳么?”
春北说:“要不我们去宜兴老家。”
春南说:“宜兴离常州不足百里,长毛半天就到了,宜兴不能去,就是能去也不去老家,亲戚家住十天半月还行,长了不行;老话说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无钱莫入众,遭难莫寻亲;下一步往哪儿去,到常州再说吧。”
逃难的人群中多数是青壮年,也有带着老人、妻子、孩子一家逃难的。有一家孩子多怕走散,大家抓着一根麻绳往前走,父亲背着一床旧棉被、抓住绳头走在前面,后边是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中间是三个女孩,最小的也就五岁左右,妻子挺着大肚子抓着绳尾走在最后;一家人全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这一家走得慢,春南他们很快超了过去,这家走前头的中年男人看别人超过去有些生气,嘟噜了一句:“抢什么?抢死去哪!”
他们走到卜弋桥,看到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小男孩围着躺在地上的女人在哭泣,陈长友说:“走得两腿酸了,歇会儿吧,去看看那两个人为什么哭。”
老太婆有七十岁上下年纪,满脸的皱纹和泪水,她说,老家是安徽广德,太平军来后她跟着女儿女婿一家逃难,逃到金坛女婿发高烧说胡话死了,找了一户有钱人家磕了几十个头,求人把女婿抬到乱坟岗上挖坑埋了,走到皇塘女儿也病了,也发高烧也说胡话,走到这儿走不动了,坐了没多会儿眼一闭也死了,扔下我和五岁的孩子,我们怎么办呢?说完嚎啕大哭起来,小男孩也叫着娘大哭不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