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欣赏古镇的面纱-第2/4页

加入书签
        标志性的功德坊、鳞次栉比的街铺、肃穆庄严的祠堂,是唯一纯手工打造的徽派古镇。

        下车。

        君亦暮带着一个游客的身份进入古镇。

        这里不论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及配合精美雕刻的典型徽派建筑风格。

        还是商贾云集的传统业态文化,无一不精心复刻,只为献上这一幅老鸠兹的“清明上河图”。

        内部不仅能欣赏古镇徽派建筑的风味,还有芜湖著名本地小吃入驻于此,还有各种巡街演出和舞台表演。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天然水运码头,居民多以经商谋生。

        从古镇牌楼开始,分上下街,上街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整座古镇显得古朴。

        手工业者也有不少,特别是古镇的小吃,西河混饨,羊肉、蛋糕、油炸臭干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

        附近农村土地肥沃,盛产粮棉。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走上一座弯弯的小桥,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时不时还有乌篷船经过。

        江边。

        一条遗弃的船只褪去的颜色,门窗上的雕刻记录着这里昔日的繁华,有时候不是他们停滞不前,而是我们走得太快了……

        不论是在蓝天白云,还是在细雨蒙蒙,行走在青砖灰瓦的巷子中都会被历史的文化气息感染。

        漫步其间,感受清新自然,古风古韵的味道。

        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当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叩声时,心中是无比宁静的。

        随意在古镇走走,行走在古镇的老街上,徽派风格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古韵犹存,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对世人述说着曾经的故事。

        古镇老街的中心地带,外观建筑的风格跟老街融为一体。

        即使有人,也是当地人不紧不慢地做着手上的活儿,忙完又都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只剩下空荡荡的老街!

        仿佛在岁月的回忆中,想起那时的屋子,时不时传出来的电视声、说话声才能告诉你这条街道曾经的繁华喧闹。

        悠长的古巷给人以神秘感,略带徽州风格的建筑,仿佛一走入那里,就能让我想到戴望舒的《雨巷》,细雨绵绵,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很富有诗情画意。

        庭院生活,是花开的淡然,是鸟鸣的释怀,是风吹的尽兴,是水流的爽朗。

        闭上眼睛,聆听心跳的瞬间,张开双臂,触摸时间的棱角。

        不知道,待在这里,过去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