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朗测试,王肃为师入太学-第2/3页

加入书签
        于臬道:“在下泰山钜平人于臬,要见司空世翁,有书信在此,烦请通报。”于臬一边说,一边将印信文凭递给那亲卫,亲卫看了一下,向于臬一礼:“请稍待片刻。”便往司空府走了进去。

        约莫一盏茶时间,那亲兵走了出来,向于臬道:“司空有请,请随我来。”

        于臬在那亲兵带领下,进入司空府,过了大厅,转入后宅,经过一花池小路,内里另有一小厅,只见一位老者正襟危坐,身着常服,手捧一本《诗经》观赏,见那亲兵通报,便叫带于臬进来,那亲兵自己退了出去。

        于臬行至王朗跟前,倒头便拜:“小子于臬,拜见世翁。”

        王朗头也不抬,一边观书一边念道:“于以采繁?于以用之?”原来这是诗经国风中召南的话,王朗将“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中的于沼于沚和公侯之事省去,且这个于字,一语双关,实际是暗问于臬为何来拜见我,又为了什么事?意在考较于臬学《诗经》的功夫如何。

        拜伏于地的于臬,知道王朗用意,回复王朗问话,自然要用《诗经》中的原话,他略一思索,徐徐回道:“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此是《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话,于臬以此回复王朗,暗指自己有奋飞心,却无奋飞之力,希望王朗关照,得以引进。

        王朗道:“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这是《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话,王朗在此吟出,其实是暗指天下人才多的是,我为什么要引荐你于臬呢?

        于臬见王朗之语,果然老辣刁钻。好在他这几年来,精研羊耽送他的《毛诗传笺》,又亲自手抄,日夜习诵,早已烂熟于心,当下回道:“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这是《诗经?大雅?卷阿》中的话,于臬在此引用,暗指王朗胸怀博大,现在国家用人之际,必不嫌弃自己一番报国之意。

        王朗听完于臬回复,哈哈一笑:“果然应变奇速,还不快快请起!来人,准备茶汤!”

        王朗仔细观看站立的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臬,但见他身高七尺六七左右(180cm),双手相敛,神态极是恭肃,虽然脸有些清瘦,但双目炯炯有神,一股难以掩饰的英武之气蕴含其中。

        王朗轻轻一捻颌下胡须,点了点头:“和于文则倒有几分相像,王德甫果然有识人之明。”

        王朗令于臬坐下来陪话。王朗道:“闻你苦读《诗》经,适才以《诗》相试,足见你用心较勤,我与你祖父相善,你也不必以官职称我,恕我托大,你就叫我世翁。用过饷饭之后,我即派人送你至太学,安排你世叔王肃作你《五经》博士入门师,待入了学籍,晚上再来与辛佐治(辛毗)相见。”于臬道谢。

        洛阳太学,属太常管理,时任太常为邢贞,邢贞听得王朗派人送于臬入学,不敢怠慢,当即安排拜师之礼。

        此时正是正月,恰逢入学之期,古代入学有三个时间段,即为正月、八月、十一月,因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正好是入学佳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