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饭,于禁查看了庄园一应情况。泰山郡有11县,即奉高、博、梁父、钜平、山茌、嬴、莱芜、南武阳、南城、牟平阳。自黄巾之乱起,于禁少习武艺,练射弓马,族人在钜平并不是一方世家,南城羊家才是世家大族。钜平地势平坦,柴汶河和牟汶河合流在县南部合流,名为大汶河。县往北过小漕河不远,即是泰山郡治所,天下闻名的五岳之首泰山,即在泰山郡治北边。于禁以军功升迁,所得财物皆赏赐部下,所以并没有过多余钱兼买土地,虽升至左将军,在泰山郡,最多算是一个小豪强而已。钜平地势平坦,有汶河水利,土地肥沃。三国时期,这些田庄里,没有现在常见的蔬菜如土豆、红薯、辣椒、玉米、花生、南瓜之类,这些都是后世传入中国的品种。倒是张骞通西域后,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引入了中原地区,而桃、李、杏、梨、姜、茶叶、莲是本地品种。五谷是常见的。于瀚通《九章算术》,于计算之法比较精熟,维持了田庄经济发展,做到了自给自足。宗亲、宾客和徒附、部曲共有300余人。
用过晚饭,于禁将二子召至堂前,回想起东吴和魏国朝堂所受之辱,不由自主流下泪来。于圭问道:“朝堂之后,还有何人与家父有旧?”于禁道:“与父亲厚者,有元让(夏候惇)、文谦(乐进)如今皆已故去。文和(贾诩)唯变所适,景兴(王朗)是尔父伯乐。文远(张辽)虽亲,远在江淮,跟随子孝(曹仁)。”于圭道:“阿爹,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虽当朝流泪,小子听闻,陛下逼鄄城侯(曹植)七兵成诗,又重用先帝所恶,阿爹属下将朱文博为高唐候,小子总觉不安。”于禁黯然道:“若家父辞去安远将军之职,乞赐回乡养老,退去六百户食邑,只食邑六百户,兴许陛下恩准了呢?”于瀚道:“照理说,我兄弟二人当为国效力,然听闻家父在朝,受尽冷眼,我二人亦绝了仕进之意,守着这些庄园,安然度日。”
三人商议定了,于禁当夜写成文书,递往洛阳而去。
洛阳,曹丕见了于禁上书,示给贾诩:“文和有何高见?”贾诩道:“文则系先帝老臣,虽兵败被俘,乃天时不济,非战之罪,今以须发皆白而辞官养老,去留之意,陛下圣裁可也。”王朗望了一眼贾诩,心道:“文和果然行事不留一尘。”曹丕望向王朗:“景兴以为如何?”王朗道:“文则自讨关羽,辗转两年,受尽苦辛仍心系故国,今心力交瘁,不复当年。陛下向日赐与安远将军之职,朝堂之上,禁不敢辞,今上表请辞,陛下听之可也。”曹丕笑道:“景兴之言,不无道理。岂不闻武皇帝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禁乃武皇帝旧将,岂可因年事已高而固辞。徐公明(徐晃)、张文远(张辽),及现在眼前诸公,哪一个不是武皇帝时大老元臣?”王朗不得已,乃道:“既如此,可召禁至许都,随可听用可也。”曹丕眼望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司马懿道:“王司空系老成谋国之言,召禁至许都听用,可显陛下爱护老臣之心。”曹丕道:“传旨,不许于禁辞官,宣至许都听用。”
当夜,中领军将军朱铄因曹丕召见,来到宫中。“彦才,今日收到于禁请辞表文,大臣对去留意见不一,你以为如何?”朱铄兴冲冲跑来,没想到是这么个烫手山芋,他是个急性子,不同脱口而出:“臣掌中领军将军,只知护卫陛下安全,这去留之意,未臣所过问。”曹丕笑道:“你与高唐候朱灵相厚,你可要其派人去高陵画一些壁画,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朱铄不敢问为何如此,应道:“诺。”
朱灵府。见朱铄来访,朱灵不敢怠慢。听朱铄说明来意,朱灵也是一头雾水:“向日陛下已拜于候爷为安远将军,为何今又如此?”朱铄不悦:“朱将军岂抗旨?”朱灵道:“下官不敢,凡陛下所命,灵誓死相从。”朱铄道:“你我同是宗亲,陛下必不负卿。”言罢扬长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用过晚饭,于禁将二子召至堂前,回想起东吴和魏国朝堂所受之辱,不由自主流下泪来。于圭问道:“朝堂之后,还有何人与家父有旧?”于禁道:“与父亲厚者,有元让(夏候惇)、文谦(乐进)如今皆已故去。文和(贾诩)唯变所适,景兴(王朗)是尔父伯乐。文远(张辽)虽亲,远在江淮,跟随子孝(曹仁)。”于圭道:“阿爹,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虽当朝流泪,小子听闻,陛下逼鄄城侯(曹植)七兵成诗,又重用先帝所恶,阿爹属下将朱文博为高唐候,小子总觉不安。”于禁黯然道:“若家父辞去安远将军之职,乞赐回乡养老,退去六百户食邑,只食邑六百户,兴许陛下恩准了呢?”于瀚道:“照理说,我兄弟二人当为国效力,然听闻家父在朝,受尽冷眼,我二人亦绝了仕进之意,守着这些庄园,安然度日。”
三人商议定了,于禁当夜写成文书,递往洛阳而去。
洛阳,曹丕见了于禁上书,示给贾诩:“文和有何高见?”贾诩道:“文则系先帝老臣,虽兵败被俘,乃天时不济,非战之罪,今以须发皆白而辞官养老,去留之意,陛下圣裁可也。”王朗望了一眼贾诩,心道:“文和果然行事不留一尘。”曹丕望向王朗:“景兴以为如何?”王朗道:“文则自讨关羽,辗转两年,受尽苦辛仍心系故国,今心力交瘁,不复当年。陛下向日赐与安远将军之职,朝堂之上,禁不敢辞,今上表请辞,陛下听之可也。”曹丕笑道:“景兴之言,不无道理。岂不闻武皇帝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禁乃武皇帝旧将,岂可因年事已高而固辞。徐公明(徐晃)、张文远(张辽),及现在眼前诸公,哪一个不是武皇帝时大老元臣?”王朗不得已,乃道:“既如此,可召禁至许都,随可听用可也。”曹丕眼望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司马懿道:“王司空系老成谋国之言,召禁至许都听用,可显陛下爱护老臣之心。”曹丕道:“传旨,不许于禁辞官,宣至许都听用。”
当夜,中领军将军朱铄因曹丕召见,来到宫中。“彦才,今日收到于禁请辞表文,大臣对去留意见不一,你以为如何?”朱铄兴冲冲跑来,没想到是这么个烫手山芋,他是个急性子,不同脱口而出:“臣掌中领军将军,只知护卫陛下安全,这去留之意,未臣所过问。”曹丕笑道:“你与高唐候朱灵相厚,你可要其派人去高陵画一些壁画,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朱铄不敢问为何如此,应道:“诺。”
朱灵府。见朱铄来访,朱灵不敢怠慢。听朱铄说明来意,朱灵也是一头雾水:“向日陛下已拜于候爷为安远将军,为何今又如此?”朱铄不悦:“朱将军岂抗旨?”朱灵道:“下官不敢,凡陛下所命,灵誓死相从。”朱铄道:“你我同是宗亲,陛下必不负卿。”言罢扬长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