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两个人站在一起,谁是梁山伯,谁是祝英台,一目了然。
然而宋涵因为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事,竟有种程影青好攻的感觉。
“初遇”这一情节倒是顺顺利利,没有出一点岔子,可是一到“送别”,这问题可就大了。
“忍上归乡道,忆当年初逢如梦暗魂消。临别拟将心事表,自觉羞颜脸自烧~”
这里可谓是经典桥段,英台即将回家,先是留下白玉佩给师母,让她转达心意,再是在十八相送途中处处暗示,并且许下“九妹”。
画廊处传来伴唱:“隔水呼阿妹……妹去找情郎……”
这山歌对于祝英台来说,自是万分应景,因此她不禁感叹:“虽说山歌是俗调,声声句句动心稍。”
然而梁山伯这个呆头鹅却品不出意味,反而一本正经地评析起山歌和书文来。真如英台虽说:“引他思路偏不晓”。
跳出戏外,沈余白会不会也想对程影青说这句话呢?
接下来,厉害的来了,一段西皮流水,将暗示写到了明面上,唱词是:“我观荇菜思流芼,信诚君子,当求那淑女配鸾娇。我听叶底莺啼娇,便想那琴瑟和鸣唱桃夭。”
可是,沈余白却改了几个词,他将“君子”改成了程郎,将“淑女”改成了“佳人”。
宋涵听出来了,程影青不可能没听出来,他肉眼可见的僵硬了下,险些没跟上板。
反观快速焦急的西皮流水,到了梁山伯那儿,却变成了不紧不慢的西皮摇板:“你处境竟想欢和好,莫不是动春心,欲贮阿娇。”
两相对比,将梁山伯的呆头鹅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下一个场景,是沈余白和程影青无实物过桥,然而过到一半,不知从哪里,冲上来一只穿着衣服的中型黄狗。
隔水看台处的观众可能没有看清,宋涵这个坐在vip观众席的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只狗咬上了沈余白的脚腕子。
这被程影青看到了那还得了,重重地敲了几下狗的脑门,待狗松开后,二话不说拎起狗丢进了水里。
他刚扶起跌坐着的沈余白,就听他对观众说:“不好意思哈,演出继续。”
程影青刚想拒绝,就被沈余白抓住了手,笑着摇了摇头。
随着胡琴的再次想起,二人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其实,这出戏也接近末尾了,还剩下的,就是二人金兰结拜。
到二人结拜的前,沈余白悄悄对程影青说了什么。
二人结拜时,沈余白先是向天拜了拜,程影青看后,赶忙跟上。然后,竟是朝宋涵这儿拜了拜。最后,沈余白朝向程影青,皱着眉将程影青要转过去的身子掰正,拜了一拜。
这沈余白的动作有多从容,程影青的动作就有多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然而宋涵因为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事,竟有种程影青好攻的感觉。
“初遇”这一情节倒是顺顺利利,没有出一点岔子,可是一到“送别”,这问题可就大了。
“忍上归乡道,忆当年初逢如梦暗魂消。临别拟将心事表,自觉羞颜脸自烧~”
这里可谓是经典桥段,英台即将回家,先是留下白玉佩给师母,让她转达心意,再是在十八相送途中处处暗示,并且许下“九妹”。
画廊处传来伴唱:“隔水呼阿妹……妹去找情郎……”
这山歌对于祝英台来说,自是万分应景,因此她不禁感叹:“虽说山歌是俗调,声声句句动心稍。”
然而梁山伯这个呆头鹅却品不出意味,反而一本正经地评析起山歌和书文来。真如英台虽说:“引他思路偏不晓”。
跳出戏外,沈余白会不会也想对程影青说这句话呢?
接下来,厉害的来了,一段西皮流水,将暗示写到了明面上,唱词是:“我观荇菜思流芼,信诚君子,当求那淑女配鸾娇。我听叶底莺啼娇,便想那琴瑟和鸣唱桃夭。”
可是,沈余白却改了几个词,他将“君子”改成了程郎,将“淑女”改成了“佳人”。
宋涵听出来了,程影青不可能没听出来,他肉眼可见的僵硬了下,险些没跟上板。
反观快速焦急的西皮流水,到了梁山伯那儿,却变成了不紧不慢的西皮摇板:“你处境竟想欢和好,莫不是动春心,欲贮阿娇。”
两相对比,将梁山伯的呆头鹅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下一个场景,是沈余白和程影青无实物过桥,然而过到一半,不知从哪里,冲上来一只穿着衣服的中型黄狗。
隔水看台处的观众可能没有看清,宋涵这个坐在vip观众席的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只狗咬上了沈余白的脚腕子。
这被程影青看到了那还得了,重重地敲了几下狗的脑门,待狗松开后,二话不说拎起狗丢进了水里。
他刚扶起跌坐着的沈余白,就听他对观众说:“不好意思哈,演出继续。”
程影青刚想拒绝,就被沈余白抓住了手,笑着摇了摇头。
随着胡琴的再次想起,二人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其实,这出戏也接近末尾了,还剩下的,就是二人金兰结拜。
到二人结拜的前,沈余白悄悄对程影青说了什么。
二人结拜时,沈余白先是向天拜了拜,程影青看后,赶忙跟上。然后,竟是朝宋涵这儿拜了拜。最后,沈余白朝向程影青,皱着眉将程影青要转过去的身子掰正,拜了一拜。
这沈余白的动作有多从容,程影青的动作就有多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