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物流的危机-第3/4页

加入书签
  他就一个老婆,整天忙的团团转。

  陈阳一堆老婆,居然啥事都没有?

  你上哪说理去?

  “行了行了,你也别陈总陈总的叫了。咱们是同学,被这么见外。”

  陈阳摆了摆手。

  在公司也就罢了,现在要去二专,再陈总陈总的,有些见外了。

  “好!”

  朱仝也笑着点了点头。

  上车后,朱仝主动坐上了驾驶座,开车驶往二专。

  车上,朱仝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物流集团的情况。

  这些年,海王物流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

  建立了四个物流中心,省级网点二十三个,地区网点数百个,基本上可以笼盖东南沿海各省以及中部地区。

  可以这么说,海王的物流可以笼罩大半个中国,全国多半的药材都是通过海王的物流来流转的。

  朱仝迟疑了一下,低声道:“陈阳,我们的业务似乎进入了瓶颈,很难再扩张下去了。其他物流也是来者不拒,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海王。用不了几年,海王物流就会掉队。”

  海王物流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是运输药材的。

  但华夏每年流通那么多货物,药材才占多少?

  朱仝之前也向总部提过建议,想要扩大业务范围,不单单运输药材。

  但被陈阳给否决了。

  呵呵!

  陈阳只是微微一笑。

  他能够理解朱仝的担忧。

  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海王物流也渐渐的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规模上虽然比不上三通一达,但也远非一些小物流可比拟。

  开始的时候,得益于业务的专一,海王物流扩张的也很快,尤其是吞并海玉之后,物流吞吐也达到了顶峰。

  但这两年,其他公司扩张的更厉害,烧钱的速度也是海王的数倍。

  老同学作为物流集团的总经理,自然也意识到了危机所在,所以拓展业务也是势在必行。

  只是……

  陈阳摇了摇头。

  他建立海王物流的初衷就是为了海王集团服务,并不是要在三通一达外在弄一家全国级的物流公司的。

  而且他也知道未来几年一过,物流行业达到饱和状态,一旦饱和了,就会陷入严重的内卷。

  有平台保障的京东、菜鸟物流还好。

  没平台保障的就苦了。

  海王物流虽然规模不能跟那些巨头相比,但守着药材这一亩三分地够了。

  “猪头啊,别着急啊。他们烧钱抢地盘,咱们不抢。他们比拼价格,咱们不理会。只要海王还在,药材的业务就不会跑。”

  陈阳耐心的解释道。

  海王物流并非是单一的物流,而是海王集团业务的延伸,也是海王统一行业标准的触角。

  现在,所有跟海王有业务来往的药材商都要提供海王药材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单。

  所有在海王线上平台的商户出售药材都要提供海王药材检验中心的检验单。

  海王的检验单得到了六大龙头的认证,也得到了郭嘉的承认。

  现在,海王的检验单也渐渐成为了行业的通行证。

  但海王的业务只占全国药材业务的很少一部分。

  下一步,陈阳准备在海王的物流点建立分检中心,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全国药材业务纳入海王标准。

  到那个时候,海王的物流点就不再是单一的物流分拣处了,他们将担负着维护海王标准的重要职能。

  分检处?

  听到这里,朱仝吓了一跳。

  老板好志向啊!

  建立一个药材检验机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全国都建的话?

  卧槽!

  这得多少钱?

  “也不是全国都建,在重要的节点上设一个检验处,可以涵盖大部分地区的业务。”

  陈阳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这个框架早在他创立线上业务的时候就有了构想。

  比方说,在四大药都各设立一个大检验处,可以涵盖一多半的药材检验。

  接下来在一些次级的药材流通或者是产地设立中型的检验处。

  至于那些小市场小产地设立小的检验处。

  一级一级逐渐纳入海王的势力范围。

  到时候,物流点就成为了基本单位,也是前沿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