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册封西川路节度使!-第3/4页

加入书签
        当然,西夏那边依然有不少军队镇守,都是韩世忠在本地招募,以及留了一部分大宋这边调过去的厢军。

        厢军不是禁军,禁军是北宋的精锐部队,尤其是经过武植训练的禁军。

        而厢军,则是每逢灾荒时节,在遭灾的地区很容易出现大量的流民,如果当地的地方官员无法妥善处理,很容易激起民变。所谓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

        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生变,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厢军上场了。

        北宋政权会将流民当中身体强壮的人吸纳进厢军部队,以减少这部分人造反的可能性。

        而流民当中有手艺的人,比如泥瓦工,木匠之类的,也会通通吸纳进去就近安置。

        这些因素会造成厢军数量极其庞大,而战斗力却很是差劲。

        西夏主力部队已经消灭,所以禁军没有留存的必要,武植经过宋徽宗的同意,便是将禁军抽回,派去了厢军交接,让韩世忠按照自己的训练方式在西夏镇守的同时训练他们。

        当然,也有本地的一些招募的士兵。算起来至少也有十八万军队镇守西夏。

        一切妥当后。

        武植这天早晨,便是去了军营。

        清点士兵将领损失的记录。

        将有功劳的人都进行了上报。

        宋徽宗对于这些该封的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发抚恤金的发抚恤金。

        岳飞,韩世忠等人都相继提升了一品。

        而武植作为攻打西夏的领头人,也得到了宋徽宗的笔墨赏赐,黄金,绸缎,马匹等物,同时册封武植为镇国大将军头衔。

        他已经是宰相,这些官职只是一种荣誉,所以宋徽宗还决定赏赐武植。

        他左思右想,干脆直接册封武植为西川路节度使。

        这个西川路,是西夏改名,以后是大宋的路行政区。

        武植这个节度使和别人不一样,被宋徽宗特批拥有管理当地军事,一切政务的大权。

        这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这不是封地,却也是一个小国王了。

        北宋建立之初,节度使的权力很大。本身北宋就承袭了五代时期的旧制,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改。

        起初北宋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从这一点看,这与大唐的节度使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赵匡胤这个皇帝是武将出身,他做皇帝的过程比较尴尬,他并不是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一步步打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