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华雄:杀鸡焉用牛刀!(5K求月票~)-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的他还不是几年之后那个军神,所献计策难免会有些考虑不周,不过已经有一些军神的影子了,用兵层次分明,直指要害。

  曹操退下后,袁绍站了起来,提议正面干翻董卓,不做任何前戏,以霸道无敌之势,直接从虎牢关碾压过去,碾进洛阳城,将董卓碾成齑粉。

  这个提议的重点是“简单粗暴,不讲道理”,但是比较费士兵。虎牢关可是天下雄关,硬趟过去得死多少人?二十万都不一定够。

  在李风看来这个提议简直是愚蠢至极,如果是他用兵,那必然是围三缺一,只给董卓留下一条归西的道路,但这样做对统帅的统领全局能力要求非常高,现阶段的刘备很显然不具备这样能力。

  所以,刘备只是犹豫了片刻,便接受了这个简单粗暴的提议。

  打仗嘛。急不得,得慢慢来。没有谁一开始就是顶级统帅,韩信除外。

  更何况董卓手里要人质有人质,要皇帝有皇帝,要兵马有兵马,要猛将有猛将,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战争的胜负大多时候都不是由纸面实力决定,而是由敌我双方主帅的临场发挥所决定,否则,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

  讨董战略敲定后,酒足饭饱的众诸侯纷纷起身告辞,约定明日来辽东军大营,歃血为盟。

  此时天色已晚,袁遗也已奔出了二百里,查看了全部两百个辽东军营寨。虽然他没有细数,但每个营寨中的士兵人数都在3000+以上,而且都是精锐士兵,一看就知道久经训练,绝非滥竽充数的士兵,这也与刘备所说的每营五千人基本相符。

  也就是说,刘备就算没有百万大军,兵马数量至少也在六七十万以上。

  得到这个结果,袁遗已经差不多相信了刘备有百万兵马的事实。

  他骑着马,震惊且茫然的往回走着,喃喃自语:“刘备居然真有这么多兵马…他怎么可以有如此之多兵马?”

  “既然刘备有这么多兵马,那我们还讨伐董卓干什么?打跑了董卓和小皇帝刘协,为刘备做嫁衣,助他顺利称帝吗?”

  “不行,回去一定要和大兄(袁绍)和二兄(袁术),此次讨董,不但不能尽心尽力,必要的时候还要拖一拖盟军的后腿,否则,真要给刘备捡大便宜了!”

  打定主意,袁遗鼓起余力,策马朝盟军驻地赶去。

  ………

  在十八路诸侯在酸枣歃血为盟的时候,董卓正被另一件事情烦恼——有一些当年的黄巾军残余部众,约十余万人,号称白波军,重新聚集起来侵犯太原,而后攻陷河东一带,很多老百姓都逃到了长安附近的三辅一带避难。

  身为大汉朝廷的主事人,此事董卓责无旁贷,只好派出女婿牛辅去河东攻打白波贼。可是,牛辅打了很久都不能取胜。

  这让董卓很是上火。

  与此同时,他得知了关东十八路诸侯所有底细,其中大多是他刚封出去的各地郡守,刺史,州牧,这些人不念他的恩情,居然起兵反对他!特别是这伙人发起者曹操和组织者袁绍,前者当初被他重用,却不识好歹要刺杀他;后者他之前心慈手软放过,特意封为渤海太守,然而这两个人跳反跳得最高。

  一想到这群不知感恩的二五仔,董卓就气得牙疼,压抑不住心中的熊熊怒火。

  他向来信奉的就是:我敬你一尺,你也得敬我一尺;如果你不敬我一尺,那我就送你去死。

  既然这帮人不识好歹,董卓也懒得再讲什么道理,当即下令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一家,以及其他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但对于和李风有牵连的蔡邕,董卓却没有一杀了之,而是在女婿李儒建议下给予了重用,三天连升三级,从御史中丞直接升到左中郎将,又封高阳乡侯,甚至还对他言听计从。

  与此同时,董卓派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让他们带着朝廷的旨意前往盟军驻地,劝各路盟军退兵。

  当然,主要是劝实力最强的刘备退兵,为了让刘备退兵,董卓许诺调回幽州牧刘虞,封刘备为幽州牧,并且送来了幽州牧的册封圣旨,另外善待蔡邕——最后这句话并没有告知刘备,而是特意告知了李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