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殷走出了考场。
那些问题其实并不难,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终究只是些考教小孩子的题目,又能有多难呢。
反正在墨殷看来,这些问到的问题都并没有什么难度。
很快,所有的学生就全都完成了第一层的筛选。
近千人的学生当中,被排出去的却高达了数百。
这让墨殷有一点点的难以理解。
这当然并不是说墨殷真的聪慧至如此程度。
事实上,当时分的这十个考场,黎阳学宫其实是有讲究的。
每一个考场内的题目也都不一样。
医家领袖杨月慧可以看得出这些学生们的年龄。
儒家大家王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身上的文气来判断他们的受教育程度。
农家领袖袁青衫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来看出这些孩子们的家境背景。
而这些学生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划分进了十个不同的考场。
而墨殷至少在自己的考场里,完成了考验。
“恭喜各位通过了学宫的第一道考核,这代表着各位至少在和自己同等水平的人当中,排在了半数之上。”
符远走了出来。
他是这一次招生过程当中学宫学子的总负责人。
“那么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着各位,前去参观学宫。”
有很多学宫的参观过程不一样,黎阳学宫的参观并不是先去参观黎阳学宫的一些先贤雕塑,也没有为他们讲解学宫过去辉煌的什么历史。
他们参观的第一站,是黎阳学宫的三千亩试验田。
“我们黎阳学宫以农为主,自30年前开始,黎阳学宫的所有农田就全部开始用于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因为这当中涉及了很多的实验性和隐秘性,所以这3000亩田地全都是由学宫弟子耕种。
无论你们进入学宫之后是成为了农家弟子,还是医家弟子,又或者儒家弟子。
都需要来到这里参与耕种,这是学宫的硬性规定,除非在身体上面确实有着难言之隐,否则必须进行。”
墨殷看着这些农田,不自觉的拿自己过去家里母亲种的那些田地与之进行对比。
这里的这些庄稼,有很多明明生长在很干旱的土壤里,却长得比母亲曾经重的还要茁壮。
墨殷的心里不由得想到。
而之后,他们去到的地方,是黎阳学宫的藏经阁。
“这里收录了农家典籍723卷,医家典籍452卷,儒家典籍819卷,杂家典籍13卷,兵家典籍6卷,道家典籍34卷,墨家典籍11卷,武学典籍7卷,以及其他的各家典籍共29卷。
这里除了农家和医家之外,相较于其他的学宫而言,各家典籍并不算多,甚至可以称得上少。
所以如果你们当中有谁未来的目标是打算做一个全能型的,那么我们学宫可能并不适合你。
我们这里并没有类似的老师,也没有符合你们成长的条件。
但是如果你们只是打算稍微浅浅的研究一下其他各家的典籍,触类旁通,那么我们学宫目前所拥有的也已经绰绰有余。”
对于符远而言,这些话还是越早说越好。
因为他曾经见过不少学宫当中的学子突然就想要学习大量的其他学派的知识,打算走全才的路线,也有些呢学着学着反悔了,觉得这个学派学着不适合自己,想走其他的路子。
但是黎阳学宫确实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
于是这些学生要么选择继续留在学宫浪费人生,走着自己不愿意走的路子。
要么就只能选择,离开学宫,另寻出路。
但是离开学宫说着简单,可是在苍朝,离开学宫意味着这个学子一个中途放弃的欺师灭祖的品行不端的学子。
在打上了这样的标签之后,可想而知这个学子后面的求学之路会有多么的艰难。
所以符远才会说出这些话。
在此之后他们才开始,参观学宫的教室,学子们的宿舍。
(嗯……方便阅读,方便阅读。)
而在参观完了之后,所有学生们都能普遍的感受到一个字。
那就是穷。
这里的房屋,不说装修精致,很多没有人住的,甚至连日常的维修都不进行。
就算有人住的,也只是进行过简单的修缮,教室,甚至于学宫的主殿都是用的非常普通的内饰桌椅。
而且这些桌椅内饰很多都已经有了较为严重的磨损。
这就使得许多家境较为优越的学生们的内心已经开始产生了退缩,很多曾经听别的学子说学宫怎么怎么好的学生,也同样感受到了一丝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