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5 命里有时终须有-第3/6页

加入书签
    王明远的身份确认很简单,直接通话找到龙耀武,被很快证实。

    然后有人直接用挎斗摩托车送他取了附近的招待所安排住下。至于后续的,不是王明远所能过问的。

    第二天一早,又有大盖帽找上门来。

    王明远还以为有了什么变故,殊不知,人家是来送奖励的。

    奖励对王明远来说不多,也就两百块钱加一些全国通用的粮票。

    在这年头,也算不少了。王明远很知足。

    只是他没想到,来到80年,初入明城,会是这样的遭遇。这也让他意识到,以后得万分低调了,这时代确实很容易赚钱,但也真的很乱!

    太张扬,很容易就能成为别人的狩猎目标。

    从招待所出来,王明远总算看到正常且热闹的明城。

    街道两旁,古旧的木质瓦房,往来的人群熙熙攘攘,出奇的热闹。

    这些两层木质小楼,房子虽然不高,却有各种杂货铺和副食品商店,还有一些收购站。

    大街上行人匆忙,拥有自行车的人已然不少,当然,大部分依旧靠甩动双腿出行,也时常能看到马车骡车,甚至还有赶着驴驼着东西进城的,只是这些牲口的屁股上,都绑上了接粪便的袋子。

    往来的公交车也经常能看到,只是间隔很长时间才能等来一辆,可不像现在,在站台等上十来分钟就能等到一趟。

    路上的摊贩明显比芒县的要多得多,但大部分是挑着担子进城卖蔬菜瓜果的,也有穿着各种民族服饰摆摊卖特色小吃的。

    这里给王明远的感觉,在投机倒把这一块的抓打,力度似乎小很多。

    走了一路,没见到什么被撵得鸡飞狗跳的情景。

    不过,转念一想,结合自己的了解,王明远对现在这情况倒也能理解。

    身为省会,又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有其特殊性。而这贩卖的,也大都是些生活必须品。至于肉油粮食布之类,依然还是各种门市管控着。

    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期,人流往来穿梭,奔赴各处。

    有忙碌的人,自然也就有清闲的人。

    王明远就在逛到景星街的时候,看到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在茶艺社喝茶听书,遛鸟,斗蛐蛐,完完全全一拍老派明城作风,没有丝毫紧张节奏,和那些忙着奔赴各自岗位上班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时半会也无法将明城逛完,以后也有的是时间,王明远在一个巷道中麻熘地吃了一碗混沌后,问了路人,径直去了电报电话大楼。

    还是先联系上周建军办完正事再说。

    电报电话大楼,在这年代可是通讯枢纽,在很多城市,都是地标性建筑。这年头,除了各个单位有电话外,私人可没有,想要打电话和发电博,都得到这地方。

    除此之外的远距离通信,就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了。

    到了电话电报大楼,王明远看到门口处放置的几个邮筒时,微微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这电话电报大楼,就是所谓的邮电大楼,提供电话、电报服务的同时,还提供邮寄服务。

    邮电局……邮票?

    王明远脑海中一惊,勐然想起了猴票。

    当初在确定自己还将返回1980年的时候,他特意用手机查过“80年什么最值钱”,跳出的词条中,就有1980年二月发行的猴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