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透镜状矿体-第2/3页

加入书签
    按照资料显示,含矿岩系为二叠统梁山组,下方有一层页岩,页岩下面还有一层稳定的磁铁矿层,局部还能见到薄煤层。

    从这处出露点完全验证了这个说法。

    单独一个点,并不能说明什么。

    许信看了一眼,继续往前走。

    视线穿透地面,看到矿层以7度左右的倾角,坡度很缓的斜插向大地。

    视界里,开始出现矿层。

    Al2O3品位:60%

    厚度:3.1m

    往前走不到两百米,矿体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Al2O3品位:75%

    厚度:37.9m

    又走了三百米,见矿情况急转直下:

    Al2O3品位:46%

    厚度:1.1m

    继续走五十米,矿体几乎消失了:

    Al2O3品位:15%

    厚度:0.3m

    矿层由薄到厚,再次变薄,直至消失。

    接下来的五百米范围内,再也没有出现铝土矿富集的情况。

    这说明什么?

    这他么根本就不是沉积性矿床,而是透镜状矿体!

    许信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岩突沟大型铝土矿的矿床类型是什么?”

    “沉积性矿床啊,顶板是灰岩,底板是页岩、砂质泥岩,地层很稳定的。”一名技术员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沉积性矿床这个认识,从十几年前勘查结束之后,一直坚定地支持着大型矿床的论证。

    然而,在许信的眼中,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真相,完全展露在了他的眼皮底下。

    当时勘查项目验收,专家组为何屡次三番没有通过?

    专家不是瞎子,他们早已经看出了猫腻了吧?

    可是,沉积性矿床和透镜状矿床差距这么明显,他们是怎么混淆视听,并且最终通过了验收?

    具体的猫腻,在哪里?

    “你们看一下,我们走过来这段路程,总共打了几个钻孔?”许信问道。

    “四个钻孔,中间钻孔间距较小,到这边间距就比较大了。”

    “我在工程布置图上,只看到三个钻孔啊,在哪里遗漏了一个?”

    “不是遗漏,其中三个钻孔是十二年前打的孔,另外一个是去年我们布置的钻孔,目的是为了验证以前见矿孔的数据准确性。”

    “你们打的钻孔不算!”

    许信哼了一声,把工程布置图铺在路面,手指比划了一下钻孔之间的距离。

    “我们所处位置两端两个钻孔之间,间距居然达到了七百米!这不合规矩啊,如果是沉积性矿床见矿情况这么好,而且是详勘,最优的方案,钻孔间距两三百米都算长的,一百米的网格间距打一个孔都没问题!”

    “额……这是十多年前布置的钻孔,也许是勘查费用不高,打钻没有那么密。”

    “狗屁的勘查费用不高!”许信忍不住骂了起来。

    他不是要骂身边这几个人。

    他这个地质的入门级人员,都看出了其中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