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蕴,你先送高小姐回去,顺便去通传一声,就说四位王爷马上去见高大人。”
说起毕蕴,毕夏一个照顾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突然多了个人伺候,实在是不习惯。
自从碰见段正淳他们,毕夏可算是解脱了,正好有个才十三的大龄儿童,毕夏就叫毕蕴去照顾段正淳了。
一壶热茶喝完,毕蕴才返回来向毕夏道:“高大人说,本应由他来拜见王爷,可他年纪大了,腿脚不大方便,只能劳烦王爷去见他了。”
这都巳时五刻了,用现代的时间计算都上午十点十五了,高智升这老东西果然在拿架子。
谁叫自己目前还只是王爷呢,如果是皇帝的话,除非高智升要造反,不然这就是大不敬!
“正明、寿辉,你们说这高府比之我们的皇宫如何?”
毕夏只觉这高府占地极大,装饰极奢,有些山水居然还是天然的。
但他又没去过皇宫,不好比较,所以只好变着法儿的问段正明和段寿辉。
段正明答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段寿辉答道:“相差无几。”
高家这是真不带害怕的啊……
其实也没差,在拓东的地界上,高家就是土皇帝。
毕夏等人刚至殿前,就看到高智升带着一众官员身着素衣,候于基台之上。
“臣高智升,恭迎四位殿下。”
高智升带头便拾级而下,一点都看不出腿脚不便的样子。
“有劳叔父亲迎。”
这句称呼大有学问,如果以官称称呼,那在外人眼中不免有高家压着皇室一头的嫌疑,而如今毕夏以世交的辈分称呼,自己是晚辈,主动来拜见长辈,倒显得皇室子弟平易近人,礼数十足,而高家则有点不懂君臣之礼的嫌疑。
毕夏虽不是正宗的皇室,但一个职场精英,这方面也是玩的溜溜的。
二人携手来至官厅,毕夏拉着高智升坐了两把主椅,其他人分坐两边。
一番寒暄之后,高智升双手抱拳擎于身左道:“听闻先皇被那杨贼所害,臣痛心不已,如今我拓东百官就等着皇家来人,带领我们为陛下报仇。”
毕夏从怀中掏出一个卷轴递向高智升道:“此乃皇兄遗诏,请叔父过目。”
高智升一听是遗诏,赶紧一屁股从椅子上滑下来,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这才双手接过诏书起身,转身对还跪在地上的诸人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先皇禅位,归于佛门,朕自继位以来,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然自惟凉德,无以为社稷兴。惟我皇弟段廉智,运抚盈成,可业承熙洽。今,朕愿效先皇之举,禅位于我皇弟廉智,愿诸卿共佐之。
钦此!”
念罢,高智升将诏书收好,转身对着毕夏跪下叩首,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理一直视大宋为自己的带头大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影响,所以即便是皇位继承方式也是效仿的大宋。
“陛下,容老臣僭越一句。”
毕夏怕他乘机提出完婚的事来,于是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后抢先道:“皇兄大仇未报,其他事宜容后再议。”
高智升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这登基之事非同小可,一来先皇大仇未报,二来皇都还被逆贼占据,现在确实不宜举办登基大典。但陛下需以诏书昭告天下继位之事,如此方可收据人心,共图除逆大业。
”
老家伙这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其实高智升倒是想说完这事儿就提婚事来着,可话被毕夏先堵在那了,现在也不能再提了。
反正有婚约在身,国丈这身份是跑不了了。
“高卿准备何时发兵,为先皇报仇啊?”
“臣正要禀报,昔大宋前相赵普有言,‘攘外必先安内’,毕夏昨日也听我儿告知城内发生的祸事,且容臣将此事解决,然后筹备粮草,再与多方联合,方可举兵除逆。”
“需要多久?”
高智升心里盘算了一下,答道:“最快四个月!”
虽然皇帝的人选变了,可这除叛的时间倒是没变,毕夏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高卿,你这鄯阐侯的位子,朕要换换人了。”
高智升吓了一跳,皇帝这是嫌自己发兵晚,没诚意吗?怎么这还不算正式继位就开始给自己撤官了呢?
“众卿听令,擢高智升为左布燮,段正明任右布燮,高升泰为鄯阐侯。其余人等,待得为先皇报仇之日,朕登基之时,再论功行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