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识拍了拍柳迟肩膀,说道:“我是第一次试这个玩意,但之前练过一些暗器技巧,这个投掷穿环的手法,我想大抵和施放暗器一样道理,所以试了两种不同手法,发现果然异曲同工。”
柳迟说道:“我的一位老师说,一般暗器以细小物事、方便隐藏为好,什么小石子,小银针等等,没想到筷子这么长也能当暗器。”
行识说道:“所为暗器,出其不意也,不一定非要藏在怀内袖里。而且越是寻常易见的物件,隐蔽效果更佳,谁又会想到你能把筷子当作暗器呢?”
柳迟坏笑道:“大师,少林寺名门正宗,也研究暗器啊?”
行识说道:“暗器能害人,也能救人,我寺菩提院钻研各门各派奇门兵器,当然也包括暗器了。而我的暗器技巧却是在皈依前学到的。”
柳迟说道:“可是大师和我的投掷手法,也没有什么差别啊。”
行识说道:“我的窍门在气不在力,运用硬功投掷暗器,劲度虽猛,却准头不够。”
柳迟说道:“我老师说过,投掷力度足了,速度就快,准度更高,为甚大师却说准头不够?”
行识说道:“施主你细想,倘若你用石子打不会动的目标,那自然用力越猛,越不易打歪。但现实中,你的目标是活生生会动的人,那当然就不能光靠劲度了。一般用暗器皆是千钧悬于一发之时,不容有半分错失,而对方又是懂得思考闪躲的活人,那么如何打准目标就是要旨中的要旨了。”
柳迟点头说道:“大师说得很对,只是暗器一经离手,哪有改变方向的道理,哪怕是提前判断对方闪躲的方位,也有判断错的时候,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
行识说道:“一切外家功夫,须以内功为根基,方能发挥威力,而内功又着重导气。因此,随着内功修为渐长,暗器的施发也越能随心所欲。如果小施主有兴趣,贫僧可把此之要义相授,说不定他日有用得着之处。”
柳迟大喜,说道:“好极了,待我学会这,再教我少爷,他必然开心得很。”说罢想到柳威此刻伤重难愈,脸上晴转为阴。
行识不懂如何宽慰别人,只得把的内功外功练习要义缓缓背诵,让柳迟先行记下。柳迟自幼随王五习武、陈七读书,背诵口诀朗读经典乃是每日功课,不一会便尽数把行识所授熟记于心。
行识大为赞赏:“小施主聪明过人,片刻便能把口诀记得烂熟。现在贫僧教你手法,施主平日无事配合要义多加练习,关键之时,亦能救人自救。”
柳迟心道:“行识大师乃出家人,慈悲为怀,事事考虑都以救人助人为先。”于是越加敬佩。又想到少林高僧竟肯下教自己本领,因而更感珍惜,于是在舟中昼夜练习,不知疲倦。
行识大多时间打坐入定,偶尔指点一下。一僧一童相处融洽,乘船骑马,数日光景,便到了陈州。-
柳迟领着行识直奔柳家。来不及唤门,直接推扉而入。只见一人坐在厅上,神情忧愁,正是柳闰余。
柳闰余见柳迟回来,欢欣鼓舞,上前捉住柳迟双手,说道:“迟儿,你总算回来了,可曾请到方丈大师?”
柳迟和柳闰余只分别十余天,他便似老了十岁,又是心疼,又是担忧,一时竟怔在那儿。
门外行识朗声道:“阿弥陀佛,见过柳庄主,贫僧行识奉方丈师伯之命,随小施主前来,听候庄主吩咐。”
柳闰余赶忙请行识进屋,寒暄一番。行识道:“柳庄主莫要客气,详情容我稍后细禀,先看看柳威小施主状况要紧。”
进得房里,只见柳威眉头紧皱,双颊潮红,满头大汗,喘气不断,睁不开眼,叫他也无回应,显然受了不少痛苦折磨。
行识替柳威号脉良久,才解开衣衫,察看其心口掌印。掌印已模糊,黑印却向胸部四周散开,紫中透黑。
替柳威合上衣襟,行识拉了柳闰余的手,步出房门,这才说道:“柳威小施主心脉被狠辣掌力所重创,胸肺经脉已被闭锁,痛疼一天逾于一天,若无有神功妙药相救,恐不出旬日,心肺俱疲,返魂乏术。”
柳闰余本已有心理准备,闻言默然不语。这时,薛青在千红搀扶下从偏房步出,应是已听见行识之言,倒抽一口凉气,委倒在地。柳闰余和柳迟同时上前搀扶,薛青用力抓住柳闰余的手,说道:“老爷,大师如是说,莫非便是眼白白看威儿惨受折磨而死?少林号称武林泰斗,奈何也束手无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柳迟说道:“我的一位老师说,一般暗器以细小物事、方便隐藏为好,什么小石子,小银针等等,没想到筷子这么长也能当暗器。”
行识说道:“所为暗器,出其不意也,不一定非要藏在怀内袖里。而且越是寻常易见的物件,隐蔽效果更佳,谁又会想到你能把筷子当作暗器呢?”
柳迟坏笑道:“大师,少林寺名门正宗,也研究暗器啊?”
行识说道:“暗器能害人,也能救人,我寺菩提院钻研各门各派奇门兵器,当然也包括暗器了。而我的暗器技巧却是在皈依前学到的。”
柳迟说道:“可是大师和我的投掷手法,也没有什么差别啊。”
行识说道:“我的窍门在气不在力,运用硬功投掷暗器,劲度虽猛,却准头不够。”
柳迟说道:“我老师说过,投掷力度足了,速度就快,准度更高,为甚大师却说准头不够?”
行识说道:“施主你细想,倘若你用石子打不会动的目标,那自然用力越猛,越不易打歪。但现实中,你的目标是活生生会动的人,那当然就不能光靠劲度了。一般用暗器皆是千钧悬于一发之时,不容有半分错失,而对方又是懂得思考闪躲的活人,那么如何打准目标就是要旨中的要旨了。”
柳迟点头说道:“大师说得很对,只是暗器一经离手,哪有改变方向的道理,哪怕是提前判断对方闪躲的方位,也有判断错的时候,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
行识说道:“一切外家功夫,须以内功为根基,方能发挥威力,而内功又着重导气。因此,随着内功修为渐长,暗器的施发也越能随心所欲。如果小施主有兴趣,贫僧可把此之要义相授,说不定他日有用得着之处。”
柳迟大喜,说道:“好极了,待我学会这,再教我少爷,他必然开心得很。”说罢想到柳威此刻伤重难愈,脸上晴转为阴。
行识不懂如何宽慰别人,只得把的内功外功练习要义缓缓背诵,让柳迟先行记下。柳迟自幼随王五习武、陈七读书,背诵口诀朗读经典乃是每日功课,不一会便尽数把行识所授熟记于心。
行识大为赞赏:“小施主聪明过人,片刻便能把口诀记得烂熟。现在贫僧教你手法,施主平日无事配合要义多加练习,关键之时,亦能救人自救。”
柳迟心道:“行识大师乃出家人,慈悲为怀,事事考虑都以救人助人为先。”于是越加敬佩。又想到少林高僧竟肯下教自己本领,因而更感珍惜,于是在舟中昼夜练习,不知疲倦。
行识大多时间打坐入定,偶尔指点一下。一僧一童相处融洽,乘船骑马,数日光景,便到了陈州。-
柳迟领着行识直奔柳家。来不及唤门,直接推扉而入。只见一人坐在厅上,神情忧愁,正是柳闰余。
柳闰余见柳迟回来,欢欣鼓舞,上前捉住柳迟双手,说道:“迟儿,你总算回来了,可曾请到方丈大师?”
柳迟和柳闰余只分别十余天,他便似老了十岁,又是心疼,又是担忧,一时竟怔在那儿。
门外行识朗声道:“阿弥陀佛,见过柳庄主,贫僧行识奉方丈师伯之命,随小施主前来,听候庄主吩咐。”
柳闰余赶忙请行识进屋,寒暄一番。行识道:“柳庄主莫要客气,详情容我稍后细禀,先看看柳威小施主状况要紧。”
进得房里,只见柳威眉头紧皱,双颊潮红,满头大汗,喘气不断,睁不开眼,叫他也无回应,显然受了不少痛苦折磨。
行识替柳威号脉良久,才解开衣衫,察看其心口掌印。掌印已模糊,黑印却向胸部四周散开,紫中透黑。
替柳威合上衣襟,行识拉了柳闰余的手,步出房门,这才说道:“柳威小施主心脉被狠辣掌力所重创,胸肺经脉已被闭锁,痛疼一天逾于一天,若无有神功妙药相救,恐不出旬日,心肺俱疲,返魂乏术。”
柳闰余本已有心理准备,闻言默然不语。这时,薛青在千红搀扶下从偏房步出,应是已听见行识之言,倒抽一口凉气,委倒在地。柳闰余和柳迟同时上前搀扶,薛青用力抓住柳闰余的手,说道:“老爷,大师如是说,莫非便是眼白白看威儿惨受折磨而死?少林号称武林泰斗,奈何也束手无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