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避祸(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七摇摇头:“我以前看医书,略知道一些接骨之术,只是这一掌,是出自什么功夫,何人所为,又如何能不伤及骨骼,而重创威儿,我却一无所知。我倒是知道,有两个人或许可以医治威儿的伤。”

柳闰余忙问:“陈先生赶快说是哪两位?我一定要请他们来,不管什么代价都要请他们来医好威儿的伤。”

陈七说道:“一位是湖北神农架的廉大志,一位是少林寺的传证大师。”

柳迟听到这两个名字,说道:“就是人称九面孟婆的廉大志,听闻他医术高明;还有少林方丈传证大师?”

陈七点点头,说道:“原来你也知道他们。”

柳闰余说道:“这两位都是江湖中人,只怕不那么好请,不过眼下也管不了这许多,陈先生您认为我该如何做呢?”

陈七说道:“廉大志和我稍有交情,我亲自走一趟,应该问题不大。少林方丈处,柳迟你去试试,咱们分头行事。”

柳闰余说道:“这有劳陈先生了,只是少林寺古刹庄严,让柳迟这娃儿去,高僧们怕是不放在眼内,这安排不大好罢。”

陈七说道:“少林寺名声在外,若是佛祖慈悲,法证大师自然肯前来相救。若只是沽名钓誉,无论谁去,只怕也请不动他半个僧徒。”

柳闰余点点头,说道:“柳迟,此事关系威儿性命,你切记要快,请高僧们要虔诚有礼,莫要得罪了人。”

柳迟应道:“我这便上路,一定要请方丈过来救少爷。”

柳闰余点点头,说道:“我这里有些银票你放在身上,倘若少林寺上要布施、添点香油什么的,你就多给一点,知道吗?”

柳迟接过银票放怀里,便要出门。陈七说道:“且慢,我和你同路,到时候还要告诉你如何上少林。”说罢,陈七理好柳威的上衣,盖上被子。说道:“庄主、夫人,此去来回也得十来天,威儿的伤却半分耽误不得,我看先到城里找大夫,开些保护心脉的药给威儿服了,勉强延缓下时间。柳刚我方才看了下,倒无大碍,被伤了气门,也要寻些理气补中的药给他,三两日便能转醒,到时候再问清楚他昨晚事情缘由。”

柳闰余也不留二人稍歇,送出村外,喊车夫把马匹让出来给二人同乘,留一匹自己进城去延请名医。

话说陈七柳迟二人快马加鞭,一日光景便到了郾城码头,陈七对柳迟说道:“咱们在这分头行事,你乘船沿着颍水往西北直去,陆路就雇马,一路过阳翟、曲河,约莫四五天便到得了少室山,山下见到知客僧,莫要说找传证大师,就说一故人托你传话给行训大师。”

柳迟问道:“原来陈先生认识少林高僧,那就好办了,不知道传什么话?”

陈七说道:“就说‘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那行训大师听闻后,必定请你上山。你见到他,就说是我的学生,再以实情相告,望传证大师赐救,若问起我在何处,就说我无面目相见。”

柳迟心想:以前听陈先生解说过一部分金刚经,这句话大概是佛经里头的,眼下不及多问,只管照说便是,回头再来请教。只是为何要求一个自己无面目相见之人帮忙,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陈七又说:“神农架在荆湖北路,我往返路程远许多,不管方丈答应与否,你都先回陈州通报。我知你平日爱舞刀弄棒,但是你一个少年在外,此间又耽搁不得,因此不要携带棍棒,以免节外生枝。”

柳迟点头答允,想到陈七平时文弱书生一般,遇事却很有主见,人文地理无一不晓,连江湖上的事情也略知一二,不由得心生敬佩。只是心下挂念柳威伤情,只好匆匆告别,雇船上路。陈七目视柳迟乘舟远去,方才骑马往西南而行。

如陈七所言,水陆两路兼程而行,柳迟只五天便来到了少室山下,行未及山腰,路边便有一亭,名曰知客亭,有两名知客僧站在亭前。

为首的僧人甲年纪约莫二十来岁,见柳迟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便伸手拦住,喝到:“小孩别处玩去。”

柳迟恭敬说道:“这位高僧,我有要事求见行训大师,麻烦通传。”

另一位小僧乙,年纪只比柳迟大一点,笑道:“什么高僧低僧,我们行训师父可没空陪你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