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三 柳编笸箩 环境 之 柳条笸箩-第3/4页

加入书签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制作纸(糊)笸箩小村叫做打纸笸箩;打这个字有时候还真的就不是打人等等这样的含义,比如这里有制作的意思,又比如打羊毛这个词中,打这个字也不是打人的那个意思;再比如打毛衣,这个打字就变成了织毛衣了;打在这里是制作的意思,这个意思在小村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是打,可是在制作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是与糊有关的,可是真正的做起来,还不仅仅就是糊这样的方法;有关于制作,也还有打火盆,这里面也是制作这个意义占据着主导地位。

也还是这个“打”字,在小村也还有着不同的意思,比如你到小村里面可能就会听说玻璃打了、大缸打了、饭碗打了等等这样的说法;这个说法中,打这个字就不是制作这个意思了,这里面说的是出现了裂缝儿,还能够勉强使用,而碎了才是说的东西碎成了几个碎块儿;不过我们今天也还在说的饭碗打了,有了一些新的含义了,比如就说是工作没有了,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倒是更常见到的。话虽如此说,有的时候也还有一些含混,比如小村也有人说,我把暖壶弄打了,这个打了,恐怕更多的意义上是说暖壶里面的保温壶胆碎掉了,而不是什么出现了缝隙、裂缝这样的现象了。我们没有确切的解说作为权威,在这里也就仅仅是说一说我们那个时候的一些生活而已,而有的时候还真的不好较真。就这个打字,有时候是出现了裂缝儿,而有的时候又是破碎了的意思,如何把握这个用法,不是小村人,单纯的从死记硬背的角度来说,怕是很难掌握的。想起来学英语的事情来了,我们学英语的方法,与英国人的学习方法好像是不一样的吧?是不是这样的,我没有研究过,不过语言的学习,也许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发展才是正确的途径吧?

打笸箩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宝宝们不愿意见到的,碰到的时候,宝宝们第一时间就会回避,或者逃避打笸箩过程中的这个环节;这个环节中把用来打笸箩的纸放在一个大缸里,放进去足量的水,放置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一直不换水,过了几天之后,大缸里面就出现了很刺鼻子的味道;小村那时候管这个过程叫做沤纸,小村那时候对于这个字的读音却是nou4,也就是类似英文的No这个读音;这个沤的过程有水参与,比如小村那时候还有沤麻,就是把割下来之后的线麻放在水里面浸泡一段时间,浸泡之后麻皮儿更容易的剥下来。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把用来打笸箩的纸变成类似于纸浆一样的状态,中间会把已经浸透了水的纸打碎了,最后打成糊状的纸浆备用。

要制作一定形状的纸笸箩,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子,比如一个搪瓷盆儿,这个模子也就是后面制作笸箩的依托,制作出来的笸箩大小与这个模子基本上是相当的,我们说白了就是在这个模子上面糊制我们要的笸箩,之后再脱胎形成我们常见到的成品纸笸箩。模子是小村人们的说法,我们更愿意说模具这个词语;总之就是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物体上面,依照物体的形状来制作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可以是与原来的物体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而仅仅就是借用一下物体的形状而已,这个也叫做模具,好像还有一些与我们所说的模具不一样吧,比如我们说的制作月饼的模具,与我们这里面所说的制作纸笸箩的模具,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有这样的区别曾经存在过,这是我们在这里面说的一个原因。

纸浆要形成一个整体,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辅助材料来共同完成,这个辅助材料就有浆糊,小村叫做糨子,虽然糨子与浆糊不是一样的东西。糨子是用白面打(制作)的,(如果)想(让糨子)更耐用一些,可以用米汤来调制,就是在打糨子的时候使用米汤代替水。这里面的糨子不能太粘,太粘的糨子不利于接下来的流程;于此无关的,我们还见到过在打糨子的时候往里面加入咸盐(我们现在常说的是食用盐,那个时候咸盐也是食用盐)。

把纸浆和糨子混合在一起,把他们混合均匀,把里面一嘎达一块的都打碎了,让他们混合之后细发一些,就是说一块儿全是纸浆子,另一块儿全是浆糊是不行的,要把纸浆与糨子都混合均匀,这样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