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二 环境 之 露天电影-第6/7页

加入书签
说小孩子出生之后睡草口袋,也是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的事情,现在怕是在小村也见不到了吧。有些事情注定要随着生活的改变一点一点的退出人们的生活,这个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规律,草口袋也不例外。

记忆当中这个草口袋是青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黑色的。其实青色与黑色并不是一个颜色,小村人那时候说黑色的布是青色的,这个还真的没有求证过,为什么把不同的两种颜色说成了一个。

两种颜色也罢,一种颜色也罢,我们说是黑色的就说明白了。这个黑色的草口袋拿我们现在(2022年)的话来说,有不到一米的样子吧。制作的时候也就是把青布直接缝成一个口袋,像我们见到的丝袋子的样子。

提到草口袋,那里面就一定要有草。这个草,那时候是谷草,也就是我们那时候冬天的时候给牛马吃的那个谷草,是谷子的秸秆。给孩子睡的草口袋里面的草一定要比给牛马吃的还要细一些。准备好了草,灌进去稍稍鼓一点儿,把开口缝起来,一个草口袋也就做好了。一个事实是,这样的草口袋不能仅有一个,至少要有一个备用的,用来与正在使用的做替换。

小村人很在意这个草料口袋,一旦这个草料口袋空出来了,往往就是睡在上面的那个孩子出现了意外离开了,也就是断了草料口袋了,这个就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了。

棉垫子也是必需的,那时候也都是用一些比较旧的布料制作的,里面的棉花,通常也不是新棉花。宝宝们(2022年)说了,你孩子都生了,还差那几斤新棉花吗?太不人道了吧,好歹那也是一个新生命啊,怎么能够虐待他呢?

虐待谈不上,拿我们今天(2022年)的标准衡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毕竟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那时候棉花是紧缺物资,新鲜棉花通常是留着给新出生的孩子做棉衣的,这个一定是新鲜的棉花,一定就不能是旧棉花,或许这个才是新生吧。小垫子里面的棉花,本来也就是铺在孩子身下面,时不时的就被孩子尿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尿里面逐渐出现了气味儿,小村人也就笑说孩子的棉垫子是骚垫子了,实际上也就真的是那个气味了。

换电影片子两分钟的时间里面,尿泡尿回来继续看电影,这中间我们却说了这么多,这恐怕就不是两分钟时间里面就能说完的事情了。我们回来继续说电影的事情。

放映机上面有两个支架架起电影片子,上面的一个供出电影胶片,下面的一个负责回收电影胶片,两个片子由里面的驱动机构驱动工作。放映机镜头是能够活动的部件,可以水平转动一个方向,方便放映员放入或者取出电影胶片。

电影胶片上面记录的信息通过放映机上面的相关处理电路处理之后还原成声音信号,同时通过放映镜头把光学影像投射到银幕上面去,小村人们就从银幕上看到电影,从音箱中听到同步的声音了。

放映之前放映员需要确认一下手里面的胶片是正的还是倒的,倒着的胶片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播放,倒着的影像也还能有一个感受,倒着放的配音,就不好翻译了,尤其小村那时候还真的找不到(这样的翻译);这个处理过程叫做倒片子,这在当时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电影片子是在不同的放映队循环工作的,忘记倒片子是有的。

放映当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电影胶片断裂,这时候银幕上没有了影像,音箱中也就没有了声音,小村人俗称烧片子了;烧片子就中断了放映,屏幕上一片白色,音箱中仅仅剩下了丝丝的噪音,那个时候电影放映机还没有自动静音这样的功能,噪音是没有办法被自动屏蔽的。片子烧了可以接起来重新播放,放映员有一个必备的工具就是剪刀,接片子的时候用剪刀剪出相应的角度之后,利用胶带把两段胶片粘起来,问题解决了,可以继续放映了,小村人就说又能接着演了。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电影在播放正片之前会放映一个附加的片子,小村人俗称叫做假影片儿、加映片儿,按照小村人的想法,这个片子就不是真正的电影,是假的电影,是加在正片之前的。假影片播放的是一些时事宣传或者是一些科技知识,也是一种科学教育、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外界信息的来源。电影有娱乐作用,也有宣传教育作用,更是小村人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途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