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3-第2/3页

加入书签
张海强跟霍总只见过一面,霍总也只是跟他客套了几句,象征性的碰了一下酒杯,他是罗亚平的手下打工仔,在霍总这样的大老板眼里微不足道。但除了霍总,张海强觉得其他人都不可能彻底解决串货问题。

张海强字斟句酌的给霍总写了封邮件。邮件的内容是张海强精心组织的,在邮件里,他写到:“经销商串货虽然表面看上去,并没有减少台远公司的出货量。但长此以往,影响的是经销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因为任何努力做成的客户,都有被人一个低价抢走的可能。试问哪个经销商还会为台远品牌的推广尽心尽力?经销商的投入得不到回报,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台远的损失何止是眼前这一点利润所能弥补?”

张海强又跟云勇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霍总收到自己邮件会是什么态度他拿不准,需要有人趁热打铁,在旁边敲敲边鼓。这事儿非云勇莫属。

云勇早就在周报里多次提到跨区串货对市场的冲击和危害了,现在更是在当月例会上向市场部做了一次专职汇报,力陈严控串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台远公司进入大陆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对大陆经销商们的唯利是图早有耳闻,只是市场推广阶段,依赖经销商的地方太多,所以刚开始时对跨区串货的处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动真格。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站稳了脚跟,正有规范市场整顿秩序的想法。借着这股东风,总裁办责成市场部近期拿出整改方案。这次市场部的效率很高,仅用一周的时间,就重新修改制定了严禁跨区经营的惩戒制度,同时执行客户报备政策,经销商对异地报备客户的串货行为一经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取消代理资格。

报备政策分两种,一是客户报备,包括已经成交和还未成交的客户。未成交客户以报备时间为准,先报备者先得。已成交客户自不必说,是谁的就是谁的,其他代理商不得染指。二是竞争对手报备。对于进入报备名单的竞争对手,全国各地的代理商都不得给他们供货。张九泰的天成公司,就是张海强报备的第一个竞争对手。

客户保护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利益面前总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钻空子捡便宜,跨区串货这个顽疾不可能靠这么一份保护制度就完全杜绝了。张海强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但他目前最需要的只是让张九泰拿不到货,这一条他相信应该能保证,因为凤凰棉机每次的订货量都很大,这要是被查到串货,罚款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即使是北京和广东那几个大代理商的胆子再肥,胃口再大,也不敢拿自己一两个月甚至一季度的利润开玩笑。因为每台机器上面都有编号,只要想查,串货的人谁也跑不了。

“以后张九泰恐怕是很难在别的地方拿到货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达成所愿,云勇笑呵呵的在电话里嘱咐:“但有一条你得注意,他在厂子里关系多,完全有可能用其他牌子来把我们替换掉。你如论如何得守住这一关,不能让他得逞。”云勇又叮嘱道。

这方面张海强并不担心,他早就跟孙道东把关系搞的跟亲兄弟似的了,只要孙道东在厂子里负责技术选型一天,张九泰就别想把其他品牌的机器做进去。

堵住了张九泰拿货的所有渠道,张海强现在只需等着张全民的订单就行,张九泰供不上货,张全民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订单下到这边,任谁也说不出其他的理由来。

这样,凤凰棉机这个客户就算是稳稳的做成了。技术和供应两个主要部门都在张海强的掌控之下,剩下的生产,售后等部门左右不了大局,只需以后花点时间,慢慢建立关系就行。何况,就目前情况来看,自己和张全民合力把张九泰挤出来,正称了魏总的心思,只要魏总在位置上一天,张九泰就别想再翻身。

以后每个月只需请张全民或者孙道东吃个饭,夜总会里坐坐,订单就会自然而然的源源不断,这样的业务真是轻松愉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凤凰棉机算是大局已定,而另一个让张海强思兹念兹的大客户----北山市龙腾机械,现在掌握在胡培选这个专家教授手里,而且他跟龙腾机械的老板关系紧密,张海强在凤凰棉机用的那一套,根本就没法照搬套用。就算能控制住外地经销商不给胡培选供货,但胡培选完全有能力更换一个品牌,把台远品牌踢出龙腾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