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第2/5页

加入书签
什么是入世,有什么利弊,张海强只是在报纸新闻里看到过,也仅仅是看看,从没想过这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一瞬间张海强看到了自己跟他们几个人的差距。自己以前考虑问题都是非常现实,只着眼具体的事情,从没有宏观的,系统的看待国家政策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眼界的差距,是高度的不足。

看来要想取得老板们那样的成就,首先得学会跟他们一样思考问题。

经销商大会的行程安排很紧凑,第一天先参观了上海总部。对台远公司总部的参观让张海强开了眼界。不论是展厅里各式各样的展品,还是办公区温馨静谧的环境,或是台远公司完善的工作流程演示,都让张海强耳目一新。

行程根本没有安排张海强心心念的外滩,午餐后驱车赶到苏州,会同其他地区的代理商一同参观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坐落与太湖之滨,占地近千亩,有大大小小的车间几十间。远远望去,银灰色的厂房连绵一片,仿佛看不到头。生产基地的四周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工厂,据介绍都是为台远公司提供各种备品备件的配套附属企业。

整个生产基地由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张海强他们先参观了生活区,这是一个由几十栋居民楼组成的封闭区域,俨然就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市镇。这里面有完备的生活设施----商店、饭店、电影院、电信营业厅、银行网点等无不齐全。职工们几乎不需要走出生活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

顺着生活区大门走进去,篮球场,足球场里人影攒动,旁边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游戏,几名年轻的女工从公共洗澡堂里走出来,引得旁边咖啡店里几个小伙子注视了很久。邮局门口的阅报栏前面,几个年轻人正专注看着里面的告示,不远处的警卫室里,一个上了年纪的保安垂着头打着瞌睡。

张海强是张着惊讶的嘴巴参观完生活区。如果不是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先知道,他还以为这里是某个大型社区呢,所见之处充满了安乐祥和的气氛。

与生活区一墙之隔的就是生产区。宽敞气派的大门前面是一个巨型的迎门石,上面刻着四个隶书体大字“台远电气”。从大门步入厂区,先要绕过一个半个足球场大的小花园,花园的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湖面虽然不大,但湖边垂柳摇曳,百花轻颤,不知名的鸟儿逡巡其间,偶尔水声响起,几尾红色的鲤鱼挺身冲出水面,打量两眼外面,尾巴一摇,倏地钻入水底,只留下水面的波纹懒洋洋的向四周扩散。

办公楼的大门正对着花园,一楼是展厅和接待室。展厅里的巨幅照片和实物展品,展示了台远电气是如何在战后从一个小小的武器维修所,发展成如今产业横跨五大洲,业务遍及亚美欧的电子产业帝国。

沿着一楼走廊继续向前,有一条参观通道直通生产车间。

首先参观的是电路板制造车间,一排排的插片机排列整齐,气动或电动的悬臂在板路上飞快的来回移动,将一个个元器件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传送带间隔一段时间就自动前进一下,车间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咔哒咔哒的声音。

后面的车间各自负责相应的工序,所有的环节都由传送带连接。没有张海强以前在车间里工作时那种人推马拉的原始操作。车间里以女工为主,她们都见怪不怪的任由参观者指指点点,手脚麻利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跟着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大家又参观了组装车间,测试车间,成品包装车间。每个车间都一尘不染,干净的像是五星级宾馆的房间。

张海强走在人群中,听着身边的人议论,脸上虽然波澜不惊,只是因为他极力压抑着内心的震撼。他一踏上社会,就在车间里工作,早就习惯了国内工厂车间的脏乱差,压根没想到生产车间能像现在看到的这样干净整洁。记得在金马集团冲压车间时,厂里为了整顿车间的乱现象,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广5s绩效管理法,但车间里所有的人都用应付公事的态度来对待,只有在上级部门来检查的时候才稍作整理,应付完检查就一切照旧。但在台远的车间里,他没看到5s任何的宣传标语,可是车间现场的管理却那么有条不紊,远胜大张旗鼓极力鼓吹的金马集团车间,看来管理并不是下几道文件,搞几场运动那么简单,必须让所有参与者都认可自己的管理理念,然后培养成习惯,最后变成参与者自己的想法。管理,说白了就是改造人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