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陈贵妃宠溺之至。他为她兴建与淳州王宫景象相同的宫殿。为她遣配千余宫人,从专司南境膳食、锦绸的制作,到宫内一花一木的养护,无微不至。贵妃仪仗与各类用度也几近皇后的规格。即使日理万机他也不忘日日亲至南华殿陪同贵妃用膳,共度闲逸时光。及至一双龙凤儿女诞下,皇帝狂喜,亲自为他们题词取名,破常规地在皇子女尚在襁褓时便行册封,极尽尊贵之事。
五年后,皇帝即位前的原配妻子长孙皇后崩,众人皆道守丧之后,陈贵妃势必晋为九州大晟新的皇后。
然而自古红颜薄命。陈贵妃也在当年患病,身体每况愈下。期间御医束手无策,皇帝遍征九州高明医者,也都难有作为,勉力拖了一年,贵妃薨。一对皇子女也就此失去了母亲。
皇帝悲痛不已,茶饭不思,但皇家接连遭受不幸,同时九州多地连发灾祸,死伤无算,于是群臣请命,以至他不得不振作起来,登中山祭天罪己,祈求天神原谅他治国不善,从此佑国护邦。
贵妃离世后,皇帝对这一双皇子公主关爱有加,一切给他们最好的,连晨曦入学也是拜皇太子李曜的老师,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太子太傅、弘文馆大学士周仲。及至皇帝遵循皇族不忘尚武的祖制,给这位四皇子物色的武师,也是九州数一数二的将领、戍卫西域而立有赫赫战功的原安漠节度使风长清,他也是教太子武术和兵法的少傅。
只是在相熟之后听晨曦兄妹说,自他们的母亲病薨,在这些隆宠之外,皇帝却少有再踏入南华殿,他们除了每月固定时期和节日宫宴得以拜见,再很少能见到他们的父皇。据多年侍奉皇帝的老宦官说,皇帝在四下人少时感叹,他但凡再踏入南华殿,或是见到晨曦云霓,总是不免想起贵妃而倍感伤痛,说完便兀自独坐神伤良久。直到贵妃离世一年后,皇帝迎娶陈贵妃同父母的嫡妹,即晨曦兄妹的姨母,淳州的另一位郡主陈翾飞,册其为德妃,他才似逐渐忘却了这伤痛,而笙歌燕舞重又回到了太明宫。翌年,德妃生子,即为五皇子李元旭。
悠悠历史对吕忠嗣只是文史中晦涩难懂的记载,往事种种也仅限于来自周旁的听闻,而吕忠嗣现下感到更多的是快慰。他因迁入南华殿而在伤痛和压抑后终于有了伙伴,两位伙伴的经历他虽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年龄相同又都失去了许多父母之爱,让他们难免互相恻隐,很快相熟相知起来。同时他又得享等同皇子的恩宠,既而获得了整个九州最顶端的栽培,他同李晨曦一起拜学弘文馆大学士周仲,更令他兴奋的是可以拜风长清学习武术和兵法,那是同他父亲一样威震一方的英雄。
他是父亲的儿子,他想要成为英雄,和父亲一样,和那些名载九州史册的英雄一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五年后,皇帝即位前的原配妻子长孙皇后崩,众人皆道守丧之后,陈贵妃势必晋为九州大晟新的皇后。
然而自古红颜薄命。陈贵妃也在当年患病,身体每况愈下。期间御医束手无策,皇帝遍征九州高明医者,也都难有作为,勉力拖了一年,贵妃薨。一对皇子女也就此失去了母亲。
皇帝悲痛不已,茶饭不思,但皇家接连遭受不幸,同时九州多地连发灾祸,死伤无算,于是群臣请命,以至他不得不振作起来,登中山祭天罪己,祈求天神原谅他治国不善,从此佑国护邦。
贵妃离世后,皇帝对这一双皇子公主关爱有加,一切给他们最好的,连晨曦入学也是拜皇太子李曜的老师,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太子太傅、弘文馆大学士周仲。及至皇帝遵循皇族不忘尚武的祖制,给这位四皇子物色的武师,也是九州数一数二的将领、戍卫西域而立有赫赫战功的原安漠节度使风长清,他也是教太子武术和兵法的少傅。
只是在相熟之后听晨曦兄妹说,自他们的母亲病薨,在这些隆宠之外,皇帝却少有再踏入南华殿,他们除了每月固定时期和节日宫宴得以拜见,再很少能见到他们的父皇。据多年侍奉皇帝的老宦官说,皇帝在四下人少时感叹,他但凡再踏入南华殿,或是见到晨曦云霓,总是不免想起贵妃而倍感伤痛,说完便兀自独坐神伤良久。直到贵妃离世一年后,皇帝迎娶陈贵妃同父母的嫡妹,即晨曦兄妹的姨母,淳州的另一位郡主陈翾飞,册其为德妃,他才似逐渐忘却了这伤痛,而笙歌燕舞重又回到了太明宫。翌年,德妃生子,即为五皇子李元旭。
悠悠历史对吕忠嗣只是文史中晦涩难懂的记载,往事种种也仅限于来自周旁的听闻,而吕忠嗣现下感到更多的是快慰。他因迁入南华殿而在伤痛和压抑后终于有了伙伴,两位伙伴的经历他虽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年龄相同又都失去了许多父母之爱,让他们难免互相恻隐,很快相熟相知起来。同时他又得享等同皇子的恩宠,既而获得了整个九州最顶端的栽培,他同李晨曦一起拜学弘文馆大学士周仲,更令他兴奋的是可以拜风长清学习武术和兵法,那是同他父亲一样威震一方的英雄。
他是父亲的儿子,他想要成为英雄,和父亲一样,和那些名载九州史册的英雄一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