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封荫

加入书签


吕忠嗣最初的名字是吕殇。无论以后有多少人以为他初生的名字就注定他要在铁与血的时代完成淬炼和毁灭,但追源溯本,他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纪念因生他而死的他的母亲,聊以抚慰一段曾经美好牵肠尔后戛然而止的爱情在心中刻就的恒久伤悲。

九岁的吕忠嗣从记忆中父亲偶有的讲述,和在他父亲战亡后许多关于他的传记流传中能拼凑出这一段过往。

他的父亲吕浔是江南淳州军府折冲都尉吕乾的幼子。吕氏是军门世家,宗祖可追溯至一千五百多年前煜朝末年以擅兵法扬名九州的景朝开国元勋智将吕晋。后在景梁两朝一直到晟太祖创业前的战乱时代,也都有子嗣为一方将帅。吕氏自太祖创业为李晟王朝征战戍卫诸州疆域,到吕浔祖父一支,奉诏领军驻守在淳州。

虽然淳州本是江南富庶安乐之地,但吕氏在先祖辈便树建的英武赤忠、克勤克俭的族风得以代代传继,直到淳州吕氏虽居于兴盛风雅之地仍不忘本初,族内管教严谨,得到朝野内外称颂。

但淳州这样的风雅宝地对吕氏一族也绝非没有影响。晟朝在太祖太宗两代强势一统、励精图治之后,历经百余年即尚武之风不减,而学风日盛,卓越的文臣倍出,与骁勇的武将如日月同天交相辉映,照耀着沉沦争战与暗夜已久的九州。而江南学风尤盛,生活在这里的吕氏也日益注重子弟的文学教养,自小不放松子弟骑射刀剑诸类武功的同时又请有口皆碑的学士教导经史典章,使得族风又不似一般军武氏族那样强悍粗犷,而是礼教得体,文武兼修。

吕浔便是氏族中年青一代最为优异的代表。

在融合了源自江南温婉柔美的血脉滋养之后,吕浔生得便是一副颀长轩昂、俊朗清秀、眉目如画的模样,他举止清雅,待人谦逊有礼,俨然是画中走出来的文学世家的公子。可他又精谙武功,熟知兵法,不乏英武之气,也乐于融入军旅,与同袍打成一片,所以到十八岁时已是被人称道的江南吕氏骄子,国之擎柱可造之材。

以后的吕浔更被称为“风华将军”,而他的命运轨迹是在十八岁那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因他遇到了一个人。

那一年他刚刚完婚,娶的是江南文学一流的淳州长史苏家的小女苏忆,两人的婚事并非父母之命,他们是在淳州朝凰城熙来攘往的立春灯会上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的。

新婚的时光甜蜜美好却短暂,当年英宗皇帝整饬北衙禁军龙骧军,命其弟卫王李睿之子李胤隆遍招九州勇武有志青年、军门世家子弟入京从侍,戍卫金龙所栖的九州中心,许以优异者报国之门、似锦前程,一时九州青年跃然鼎沸。

李胤隆来到淳州,遍邀当地军门子弟与勇武青年,邀请的名册上吕浔自是赫然居前。李胤隆观他校场演武,又与他独处畅谈,大为赞赏,更是力邀他应诏入京。

这样的机遇是正值芳华的吕浔不愿放弃的,十八岁的新婚的吕浔告别娇美爱妻,跟随李胤隆来到上都城,成了一个驻守宫城护卫皇帝的九品校尉。除了在上都戍卫皇帝宫城,龙骧军也多次在边地动乱时受皇帝诏命出师征伐,战中吕浔与另外数人英武难当,屡立战功,两年后他被擢升至七品云骑尉,又四年,他已是五品殿前郎将,御赐战刀“南江”。

让一切震塌颠覆的事情发生在吕浔来到上都城的十年后。那是英宗景隆二十七年,在此前数年,曾经勤政克己的皇帝日益沉沦酒色浮华,

更突发风疾病倒,此后便疏离朝会和政事堂,执掌九州的权柄日益落到皇后萧氏与她的外戚和亲信宦官的手中。

萧后一党专权独揽,排除异己,竭力营私,一时攀附权贵、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正直敢言的官员纷纷下马,惨遭毒害,但凡政敌哪怕皇族中人也难逃杀灭和流放,政事堂从此沦为弄权的工具。萧后一党穷奢极欲,狠辣歹毒,唯有争权夺利和搜刮民脂不遗余力,只数年,李晟百余年积淀的繁盛便有败损,朝堂混沌不堪,民间怨声载道,而皇帝抱病于深宫,对萧后所做的一切充耳不闻,或者根本看不到,近臣亲族但有敢上言者,都被萧党一一翦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