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66】精气神说(二)-第3/5页

加入书签
        然而在儒、释、道三家当中,尤以道家、道教在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更为深湛精微,它们对中国气功养生学的影响也最为巨大而又深刻。

        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慧眼独具地指出:“道家具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国后来产生的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2诚如其言,正是在先秦道家“通天下一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把天体演化、宇宙结构,乃至地球上的气象变化、人体生命和疾病变化等看成一个整体:一气所化,牵于此,动于彼——形成了一种充满天才直觉、智慧光芒的自然哲学。

        在这种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自然哲学看来,天地固然是一个大宇宙,人体亦是一个小宇宙。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灵枢·岁露论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后世的道教人物继承了这种理论,并把这类比宇宙的人体生命哲学作为其养生理论的基础,从而建立了一整套逆修返源的仙道学说。

        这种哲学可用内丹学常用的“人身小天地”一语加以概括。

        这一学说与印度瑜伽教之说颇为相近,而与中国佛教之学大异。道教气功养生理论根据《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说,认为人身为一小天地,而与宇宙大天地是同一本体,同一运转规律,同一生成程序。

        因此,类比宇宙论以为探清人体生命发生的本原与程序,便可找到炼丹成仙、超出生死之道。

        道教气功养生家用来类比的宇宙论有两套。

        一套是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而提出的。

        认为由太初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一气,这就叫“道生一”;真元一气分化为相对的阴阳,阴阳合成第三体,第三体又衍生出芸芸万物,是为顺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

        又依《道德经》“归根复命”之说,认为内丹之道就在于逆此万物顺行之道,力使万物合而为三(即精、气、神),三复化为二(气、神),二复归一(神),一归于道。

        这就是“夺尽天地冲和之运,阴阳化机之妙”,从而达到重返本源,常驻永生。

        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上药·精气神说下》论述说:“《黄庭经》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又云:‘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纯阳祖师日:‘精气神血归三要,南北东西共一家。

        ’又云:‘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真外更无真。

        ’曹真人曰:‘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辛苦。’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虚靖天师云:‘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