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58】特异功能(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1981年1月,我们诱导训练邵宏艳应用屏幕特异操作效应完成了特异书写功能。

        1981年12月,我们应用屏幕特异操作效应培训诱导小学生邵宏艳、孙莉萍、杨丽完成特异计算器功能(psiabilityforoperatingelectronialculator)。

        先让她们常态下练习使用计算操作加、减、乘、除、开方等等运算,然后不用计算器,让她们进入特异功能状态时,在屏幕上“操作”“计算器”显示结果,写下来。我们核对结果,有的是八位数字,有的是九位,与培训时使用的计算器有关。

        1983年4月,聂春荣同志(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到昆,出了几道题,结果有错有对,其中5的开5次方,7的开7次方是正确的。

        到1983年共作了数百人次测试。

        1987年底起,复旦大学邵来圣等对六名具有特异功能的青年男女进一步诱发训练“特异计算器”功能。

        先教他们在常态下使用加、减、乘、除、开方各键。

        训练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在每位受试者面前各放一只简便计算器,第一次只要求他们用意念掀下on/c键,显示屏上显示“0”。

        二、距离1米左右,依次训练用意念揿一位数至三位数,在计算器显示屏上显出答数。

        三、将现场的计算器集中放入书包,按第二阶段的训练步骤进行。

        四、在现场无计算器的条件下按照以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诱发训练方法、逐步使他们掌握计算器的各种特异运用方法。

        据他们主诉,凭遥感功能或特异透视功能控知周围有无计算器,再用特异“搬运”功能将计算器移来(在屏幕上)使用,然后仍将物归原处。

        1982年8月至1984年8月,我们应用屏幕特异操作诱导孙莉萍、邵宏艳对烟草、甜叶菊、白菜等种子进行特异功能处理,使之迅速发芽。

        仅十分钟,种子萌发,白白的胚根一阵阵脉冲式地使种皮裂开而露白。

        1993年12月4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测试中心301室,孙储琳目光注视“光压测试仪”3分钟,真空玻璃球内4个叶片的转子突然快速顺时针转动起来,与正常光辐射引起的转动方向相反。

        据孙主诉:“要想使转子转动,首先必须使外面的玻璃壳在前额屏幕上消失,然后用嘴‘吹’,一吹转子就动(实际并未吹)。

        ”后来沈老师要求反方向转动,小孙很顺利地完成了。

        1994年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南四栋221室一次例行实验课上,主试人要求孙储琳将她手中两枚硬币重叠面上分别用特异能量钻两个孔,几分钟后孙已完成。

        她说“当把硬币握在手中时,放松入静,前额屏幕上先出现一个握着硬币的拳头,逐渐,拳头看不见了,出现了两枚重叠的硬币。

        开始时图象不清晰,不稳定,逐渐变得清楚和稳定,此时进一步集中意念钻孔,钻孔的意念集中到一定程度,前额的屏幕上便出现了一根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六棱棒,大小和铅笔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