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超人术(六)-第4/5页

加入书签
        其次,阴□□有相对性。

        任何事物的阴阳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

        以人体而论,胸与腹比,胸在上面为阳,腹在下而为阴,而以胸与背比,则背向天为阳,胸向地为阴。

        再次,阴阳还具有可分性。

        即当一事物的阴阳属性确立之后,在每一方面还可再分阴阳。

        例如白天黑夜,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白天太阳上升时为阳中之阳,太阳西下时为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而后半夜光明渐临则为阴中之阳。

        (二)《周易》是气功理论的源泉

        由上述内容可知,《周易》就是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明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以揭示自然和人事的运动规律,进而指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这一规律去修炼自身。

        在此之前,气功理论尚未形成,还是一种相当朴素的认识。

        在此之后,气功理论开始出现完整化、系统化的趋势。

        《周易》的出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后世气功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气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易》在气功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化的元气本体论。

        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本体论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根源就是元气,元气化生万物。

        《周易》的宇宙创生演化模式使这一学说更理论化了。

        《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郑玄注释“太极”说:“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

        ”就是说,“太极”便是混沌未分状态时的那种元气。

        气功理论就是建立在元气本体论的基础上的。

        人体也不过是一种气的化生,“聚则为形,散则为气”,气功中的运意行气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表现。

        第二,“天人合一”的全息论。

        从本体论上看,《周易》是根据古朴的字宙全息统来构建易卦理论大厦的。

        它以天、地、人、物相类比,寻找相互之间的统一道理,使世界万物以其相同属性归属于八卦之中。

        例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周易》不仅认为“天人合一”,任何一事物都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而且“天人相应”,即“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通过阴阳交感作用互相感应,相互包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