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午后潮热,不属虚证,乃食伤阳明,必腹痛吐逆,宜用来复丹、荜澄茄散。
吐泻
小儿吐泻因伤食者,用珍珠散;因胃寒者,用姜附汤,吐泻脉沉细,手足冷者,灸脐下一百五十壮;慢惊吐泻灸中脘五十壮。
(人家肯用姜附,小儿亦已幸矣,若灼艾至一百五十壮,以此法劝之,断乎不允,只索托之空言耳。)
面目浮肿
此证由于冷物伤脾,脾虚不能化水谷,致寒饮停于中焦,轻者面目浮肿,重者连阴囊皆肿。
服金液丹,轻者五日可愈,重者半月全愈,当饮软粥半月,硬物忌之。
(金液丹洵是活命之神药,但世人不识。在大人尚有许多疑虑,小儿焉肯用哉。)
咳嗽
小儿肺寒咳嗽,用华盖散;若服凉药,并止咳药更咳者,当服五膈散;若咳嗽面目浮肿者,服平胃散;咳而面赤者,上焦有热也,知母黄芩汤。
(咳而面赤属上焦实热者,宜用知母黄芩,若咳甚而面赤兼呕涎沫者,则当以温补气血为宜。)
溏泻
冷气犯胃,故水谷不化,大便溏滑,甚则脱肛者,浓肠散、半硫丸主之。
腹胀
冷物伤脾则作胀,来复丹、全真丹皆可用。痢疾痢因积滞而成者,如圣饼化积而愈;暑热所伤,下赤而肿者,黄连丸;腹痛者,当归芍药汤;寒邪客于肠胃下白者,姜附汤、桃花丸。
水泻
火热作泻,珍珠散;食积作泻,如圣饼、感应丸。
胎寒腹痛
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亦有胎中变寒而痛者。
调硫黄粉五分,置□□令儿吮之即愈。三四岁者,服来复丹。
下血
暑中于心,传于小肠,故大便下血,宜当归建中汤。
牙疳
胃脉络齿荣牙床,胃热则牙缝出血,犀角化毒丸主之。
(出《局方》。)
肾虚则牙齿动摇,胃虚则牙床溃烂,急服救生丹,若齿龈黑,急灸关元五十壮。
(牙齿动摇或有知其肾虚者,至牙床溃烂,谁不曰胃火上攻,敢服救主丸并灸关元者鲜矣。)
蝼蛄疖
风寒凝于发际,或冷水沐头,小儿头上生疖,麻油调百花散涂之。
如脑痈初起,亦服救生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吐泻
小儿吐泻因伤食者,用珍珠散;因胃寒者,用姜附汤,吐泻脉沉细,手足冷者,灸脐下一百五十壮;慢惊吐泻灸中脘五十壮。
(人家肯用姜附,小儿亦已幸矣,若灼艾至一百五十壮,以此法劝之,断乎不允,只索托之空言耳。)
面目浮肿
此证由于冷物伤脾,脾虚不能化水谷,致寒饮停于中焦,轻者面目浮肿,重者连阴囊皆肿。
服金液丹,轻者五日可愈,重者半月全愈,当饮软粥半月,硬物忌之。
(金液丹洵是活命之神药,但世人不识。在大人尚有许多疑虑,小儿焉肯用哉。)
咳嗽
小儿肺寒咳嗽,用华盖散;若服凉药,并止咳药更咳者,当服五膈散;若咳嗽面目浮肿者,服平胃散;咳而面赤者,上焦有热也,知母黄芩汤。
(咳而面赤属上焦实热者,宜用知母黄芩,若咳甚而面赤兼呕涎沫者,则当以温补气血为宜。)
溏泻
冷气犯胃,故水谷不化,大便溏滑,甚则脱肛者,浓肠散、半硫丸主之。
腹胀
冷物伤脾则作胀,来复丹、全真丹皆可用。痢疾痢因积滞而成者,如圣饼化积而愈;暑热所伤,下赤而肿者,黄连丸;腹痛者,当归芍药汤;寒邪客于肠胃下白者,姜附汤、桃花丸。
水泻
火热作泻,珍珠散;食积作泻,如圣饼、感应丸。
胎寒腹痛
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亦有胎中变寒而痛者。
调硫黄粉五分,置□□令儿吮之即愈。三四岁者,服来复丹。
下血
暑中于心,传于小肠,故大便下血,宜当归建中汤。
牙疳
胃脉络齿荣牙床,胃热则牙缝出血,犀角化毒丸主之。
(出《局方》。)
肾虚则牙齿动摇,胃虚则牙床溃烂,急服救生丹,若齿龈黑,急灸关元五十壮。
(牙齿动摇或有知其肾虚者,至牙床溃烂,谁不曰胃火上攻,敢服救主丸并灸关元者鲜矣。)
蝼蛄疖
风寒凝于发际,或冷水沐头,小儿头上生疖,麻油调百花散涂之。
如脑痈初起,亦服救生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