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别-第2/4页

加入书签
多年不曾再见,从高允大人的口中所听,似乎太子野心不小,竟有统一北土的想法。与这样的君王为伍,或许多少有些危险。我看着父亲,父亲被诬陷贪腐一事让他受了不少打击,他无时无刻想要洗清冤屈,证明清白,如今多年的愿望总算得以实现。

母亲也为他感动,因而招呼使臣和士兵时很是热情。

我正为父亲他们添茶,父亲问何时动身,高允大人说两日后,毕竟路途有些远,路上只怕也有些耽搁。

的确,如今非常时期,各国为扩张国土,不时就会有战乱发生。北魏天子御驾亲征之后旧疾复发,朝中大事均由东宫拓跋焘全权监管,一来不敢耽搁路程影响朝中事务,二来柔然一直对北魏虎视眈眈,倘若路上袭击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被溢出的开水烫的回神,母亲这才上前询问我的伤势,我借故身体不适回了屋中。

脑中一片混沌,尚还在想着若生几时能够回来,我却又得随父亲回北魏,这世间之事果真不容自己多准备。

可是,我都不能与若生道别,他倘若回来寻不到我,岂不是担心又遗憾?

我决定了,得去寻他。可是我并不识得路,又如何去寻他?对了,高允大人为何会说两日后动身?既然时间紧迫,明日动身出发可不正好?或者,他还有别的事要做。

我偷偷前往父亲谈事的屋外,躲在窗下一听,果真还有的别的事。原是在北魏做质子的鄯善世子央求太子,准许自己带些北魏的特产以寄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太子最终应允,因而高允大人这次来还带了世子送与亲人的礼物。

清晨天微亮时,待他们放好箱子与父亲告别时,我这才藏进木箱之中。一路颠簸,我近乎忘了自己是否还活着。路上停了小会儿,定然是遇到守城的侍卫查问,好在没有来查看我所在的木箱。又是行驶片刻,马车再次停下,这次停的有些久,我这才偷偷打开木盖走了出来。

高允大人与几个随从停在马道旁,为了不引起发现,我赶紧转身离去,淹没在人群中。

所有人站立马道两旁,双手合十很是虔诚。不由我向身旁的人打听,便是侍卫开始维持秩序,我被一股蛮力推倒,却又被谁扶着才没有倒下。

我抬头望去,是位长相英气的少年,只见他一双杏眼炯炯有神,双眼上一双剑眉又黑又宽竖立而长,深蓝色的眼瞳明显不是鄯善人,也绝不会是汉人,更不会是鲜卑人。

“你不是鄯善人。“

“你也不是鄯善人。“额,我被回答的有些接不上话了。他又抱着手臂,低眸看我,“鄯善这个运输要塞之国,可是什么国的人都有。“

我一时语塞,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此时又有侍卫前来维持秩序,让我们低头,不可抬眸直视。

这是做什么?

身后的少年用着低沉的声音说道,“入乡随俗!“

好吧,我只得照做。

旁边也有外来的人讨论此刻发生的事,说鄯善的国王陛下接回外出云游学满而归的大王子,如今给他做典礼,正式受戒,成为鄯善国的法师。

有人问:堂堂王子殿下为何要出家修佛呢?

有人回:这事并不稀奇,释迦牟尼,达摩,还有几年前圆寂的鸠摩罗什几位圣僧,谁不是身份显赫的?

又有人道:听闻这位王子出生也是传奇,他的母亲梦见有佛脚踏祥云为其报喜,声称他会手握经文而生。

身旁之人听罢接连惊异,纷纷询问真假。便又有人前来补充,还说:听闻这位大王子出生时,雷电相迎,国王掰开他的拳头,那掌中果真藏有一小块经文。

这事越说越玄乎,周遭之人纷纷起了兴致。少年身旁的随从喊了声“公子“,他伸出食指悠悠地放在嘴边,随即又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鼻息间喷出嘲讽的细声。

又听别人纷纷加入这场讨论:听闻那块经文上的字残缺不全,偏偏留有‘涅槃而生’四字依稀可见。

更有人说:他的法名听闻是一位圣僧所赠,那圣僧还送了他一串佛珠。

另外的人好奇道:圣僧?哪位圣僧?

这时便听见几声训斥,命众人肃静,不可惊扰法师与国王出行。

我们不允许抬头直视法师,只得低了头。身旁少年所带的侍从又在问他:公子,早就听闻鄯善国有圣人降世,如今一看,似乎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