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寸笛

加入书签


  一个星期后,市图书馆。

  “是寸笛!没错,是寸笛!”

  楚娟兴奋的高声喊道。

  “咳咳。”坐在对面的中年男人咳嗽一声,附近的人全部都看过来,图书馆的保安也走过来,指着墙上‘禁止喧哗’的牌子,低声道:“这位小姐。请您注意一下。”

  “抱歉,抱歉。”楚娟压抑着自己的兴奋,抱着书,拎起自己的包,鞠躬向附近被打扰的人道了歉,然后快步离开图书馆。

  车上。

  “你发现了什么?”陈继文有些好奇地问道。

  楚娟翻开那本名为【时代潮流】的音乐杂志,指着上面豆腐块一样的介绍,笑道:“你还记得我们见过的那个吹笛子的人吗?”

  “记得。”陈继文翻开回忆,那吹笛子的人正面他虽然没看到,可距离刚刚好够他看个背影,穿着灰色的长袍、拄着拐杖,等等拄着拐杖?

  他低头看了一眼书上的介绍【寸笛,本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滇南地区彝族地区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吹奏乐器,由彝族、拉祜族单簧气鸣乐器筚鲁改良而来,演奏时,管身竖置,单手持笛……】

  “单手、拄拐……”陈继文明白了楚娟的思路,常见的笛类基本上都是双手持笛,而寸笛刚刚好是单手持笛,那拄拐、吹笛的人正是单手持笛,刚好寸笛诞生的时间又只是在十年前,那么会弹奏的人必然和滇南地区脱不了干系。

  “等会我回去翻一下碧潭附近的居民资料,明天我们去找一找。”楚娟发动汽车,兴冲冲的离开图书馆停车场。

  “咦。”陈继文回头望过去,那个整天跟着楚娟的阿蛇刚才还在停车场,现在却已经不见,他不觉得是对方跟丢了,正相反,根据那天在霓虹月色偷听到的话,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那个雄爷回来了?”

  “那可就麻烦了,这样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恐怕会很快动手解决阿楚这个麻烦……”

  陈继文思索着,别看楚娟现在已经不在报馆工作,可记者盯上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成员,那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处理麻烦最好的方式,就是解决提出麻烦的人。

  “阿楚,跟着你的枪手不见了。”他开口道。

  楚娟脸上的表情怔了怔,笑容慢慢消失,道:“我知道了。”

  “暂时在家休息一下吧,要不然在外面遇到枪手,我可能没办法保护好你。”陈继文劝道,实在也不缺这几天,只要在家迎接一次袭击,他干掉几个过来找麻烦的倒霉鬼,也就能引起警方注意,追查的事情可以之后再处理,没必要急于一时。

  在外面空旷的环境下,以他的念力能不能挡住所有的子弹,这完全就是个问号,他既没有直面过子弹,更不确定自己控制东西的上限,以他的性格,还是稳一手的好。

  “不。”楚娟很平静的拒绝,她的性格很执拗,要不然也不会仅仅只是一次分歧,就和喜欢的男朋友那么轻易分手,“他们不一定那么快,时间很重要,既然周家已经决定要包庇林坤全,如果拖的久了,很多意外都会出现。”

  “而且……”她顿了顿,道:“还有四天,四天时间,林坤全就要结婚。”

  陈继文默然,这妹子怎么轴成这个样子,说一句嫉恶如仇都可以了,就是不愿意看到林坤全这个负心汉结婚,不想看到他获得幸福,哪怕自己要冒一些风险。

  “不要担心了。”楚娟笑起来,“我相信你,老陈。”

  “脑袋秀逗的家伙。”陈继文摇摇头,他自己都对自己没啥信心,这女人竟然对他如此信任,太奇怪了。

  楚娟并没有回应,而是笑的更加开心了。

  ……

  第二天,大清早,碧潭,桥上。

  “就在那边。”楚娟指向上游位置的对岸方向,那里能够隐隐约约的看见一个山坳和一座小山,山腰下有两丛相当集中的建筑,在大白天,能够清晰的听到上游传来的挖掘机轰鸣。

  这个时间的碧潭没什么人,桥上空空荡荡,她边走边介绍道:“碧潭上游那座山叫黄山,因为地势陡峭,这才形成了碧潭,黄山脚下原本有个黄山村,不过几十年前好像有一场瘟疫,村子里死了几十号人,后来幸存的村民沿着黄山村附近重新建立了一个村子,哪怕瘟疫没了,村子空着,也没有人住进去,到现在还没有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