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替刑26-第4/8页

加入书签
        虽然很多传至民间的消息大多转了十几二十道手,大概率已经面目全非,失去了其最本真的意味,但李俏俏最善于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总能从这些消息中探知一二。

        再一个,三年前,她给了小毛一笔银子去府城开店,虽然每年年中年末,小毛都会回来跟她汇报铺子的经营情况,但有机会的话,李俏俏当然还是想过去亲眼看看。

        没错,当初小毛在食锦记出师后,又想法子去府城的酒楼混了两年。

        三年的时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可能仍有不足,但在经过李俏俏的多番考较后,后者觉得他已经可以奋力一试了。

        实践出真知,李俏俏觉得,单凭小毛这份冲劲和机灵劲,即便一开始可能会在摸索过程中走的磕磕绊绊,但将来一定会越走越顺当。

        所以,她给了小毛三百两白银,让他去府城开店。

        三百两白银,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够一个人花一辈子了,但拿去府城开酒楼,那绝对是捉襟见肘,撑死了也就是一年的租金和人力,外加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成本。

        至于为什么不在物价和人力更为低廉的县城开,当然是因为府城人民更有钱,府城的有钱人更多,府城的生意更好做。相比较县城,府城更像一潭活水,像小毛这种无依无靠无权无势的人,在那里会更好扑腾。

        李俏俏是这么跟小毛说的,“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百两白银的本钱,随你怎么折腾。折腾完了,没了也就没了。如果你还想有第二年,那就得让我从第一年里看到希望,你说是不是?”

        小毛并不觉得李俏俏的话有什么不对,在他心里,李俏俏已经对他足够信任足够大方了。

        这三年,他一直在酒楼当学徒,光是工钱,李俏俏就给发了他一百五十多两。

        这次又是三百两的大手笔,小毛觉得,自己要是不搞点名堂出来,就是死了也无言面对东家的宽宏与信任。

        因为本钱有限,小毛将酒楼开在府城一处人流量并不大的次干道上。

        这里的租金相对便宜,也不会跟城里的大酒楼产生冲突,对他这种新入行的人来说刚刚好。

        店里请了两个掌勺大师傅,两个跑堂的伙计,一个刷盘子嫂子,小毛自己负责账目收银。

        食材是阿奶带着小宝在乡下收的,因为店面不大,人手有限,客流量有限,每天消耗的食材也有限,所以阿奶和小宝两个负责采购绰绰有余。

        因为价格实惠,食材新鲜,味道尚可,店里的生意不好不坏,不温不火。一年下来,慢慢积攒了不少住在周边的忠实老客。

        比不得客似云来的大酒楼,但和其他小餐馆相比,也算有两分属于自家的特色和口碑。

        第一年年末,小毛回到县里给李俏俏汇报酒楼的经营情况。

        三百两银子总共花去二百八十二两,收入三百六十一两,扣除将近四十两的商税和酒税后,还剩下四十二两的净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