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动手臂,原本抱着笏板的双手上,竟然就多了一本奏章。
郁新躬身跪在了层层陛阶下。
“臣,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郁新,有本要奏。”
陛阶上,孙狗儿有些意外户部尚书竟然抢了今天的头筹。
往日里这么说也该是由吏部尚书第一个奏事的,这并非规定,却是规矩。
翟善同样有些意外,却也欣然接受。
自己今天本就没什么事要说的,随着那位年轻的,时时刻刻对解缙以先生尊称的年轻文选司主事,早就给吏部的活都干完了。
孙狗儿代天子发出了一个准字。
郁新便抱着笏板,捧着奏章高声道:“臣弹劾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燕王府护卫都司指挥、奉旨平镇山东道叛乱,张志远,领军南下,却行诸般不法事。
名为镇压叛乱,实则却行叛贼之事。裹挟大军纵横乡野地方,惊扰百姓,引得黎民惊惧。
张志远不闻山东道各司衙门劝阻,屯兵不出,意图不明,有抗旨不尊之嫌。平白耗费朝廷钱粮,延误边疆战事,有拥兵自重,携贼自重之嫌。
张志远不顾山东道叛贼四起,纵容叛贼累月作乱,不得平定。却散布留言,领军南下曲阜,惊扰衍圣公府邸。万余大军驻扎孔府外,深挖壕沟,每日耗费火药,昼夜不屑。
此般时下,衍圣公府人人双目夹血,脸色惨淡,孔府院墙几欲倾倒,圣人雕像震动晃荡。
我朝以孝立国,行仁义之事,尊至圣之言。今有骄兵自行其事,为祸地方,慢待叛乱,侵扰至圣人家。
名为平叛官军,实则却行叛贼之事。
臣伏请躬问陛下,此般种种,到底是我朝官军,还是那为祸的叛贼?
若今时不与天下黎民分说,日后何人能分辨的出究竟谁是叛贼,又谁是官军?”
郁新一番言论,直接击破了苍穹。
整个奉天殿前鸦雀无声。
而在郁新之后。
是工部尚书王儁手捧笏板及奏章出列,跪拜在郁新身边。
“臣,工部尚书,王儁,附议。”
“张志远骄纵朝廷官兵,袭扰山东地方,不顾叛乱,不思平叛,裹挟大军,用以私情,持械泄愤。臣以为,此乃不臣!此人有异心!朝廷当下旨押回应天,交有司审问定罪!”
这已经是第二位六部尚书出班弹劾远在山东道平叛的张志远了。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曹铭,附议。”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附议。”
“臣,刑部右侍郎,来恭,附议。”
“臣,大理寺右丞,夏恕,附议。”
“臣,户部右侍郎,祁著,附议。”
“臣,工部右侍郎,蒋毅,附议。”
“臣,礼部都给事中,魏樊,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随着郁新和王儁两位六部尚书的出班弹劾,一时间,六部五寺三法司,满朝各部司衙门,皆有官员走了出来,依照着品级,跪在那重重陛阶前,自报官职,口出附议。
附议声持续了很久,让人觉得几乎有炷香时长。
当最后一名从九品的流官跪在快要到了奉天门位置后,出班附议的声潮终于是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郁新躬身跪在了层层陛阶下。
“臣,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郁新,有本要奏。”
陛阶上,孙狗儿有些意外户部尚书竟然抢了今天的头筹。
往日里这么说也该是由吏部尚书第一个奏事的,这并非规定,却是规矩。
翟善同样有些意外,却也欣然接受。
自己今天本就没什么事要说的,随着那位年轻的,时时刻刻对解缙以先生尊称的年轻文选司主事,早就给吏部的活都干完了。
孙狗儿代天子发出了一个准字。
郁新便抱着笏板,捧着奏章高声道:“臣弹劾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燕王府护卫都司指挥、奉旨平镇山东道叛乱,张志远,领军南下,却行诸般不法事。
名为镇压叛乱,实则却行叛贼之事。裹挟大军纵横乡野地方,惊扰百姓,引得黎民惊惧。
张志远不闻山东道各司衙门劝阻,屯兵不出,意图不明,有抗旨不尊之嫌。平白耗费朝廷钱粮,延误边疆战事,有拥兵自重,携贼自重之嫌。
张志远不顾山东道叛贼四起,纵容叛贼累月作乱,不得平定。却散布留言,领军南下曲阜,惊扰衍圣公府邸。万余大军驻扎孔府外,深挖壕沟,每日耗费火药,昼夜不屑。
此般时下,衍圣公府人人双目夹血,脸色惨淡,孔府院墙几欲倾倒,圣人雕像震动晃荡。
我朝以孝立国,行仁义之事,尊至圣之言。今有骄兵自行其事,为祸地方,慢待叛乱,侵扰至圣人家。
名为平叛官军,实则却行叛贼之事。
臣伏请躬问陛下,此般种种,到底是我朝官军,还是那为祸的叛贼?
若今时不与天下黎民分说,日后何人能分辨的出究竟谁是叛贼,又谁是官军?”
郁新一番言论,直接击破了苍穹。
整个奉天殿前鸦雀无声。
而在郁新之后。
是工部尚书王儁手捧笏板及奏章出列,跪拜在郁新身边。
“臣,工部尚书,王儁,附议。”
“张志远骄纵朝廷官兵,袭扰山东地方,不顾叛乱,不思平叛,裹挟大军,用以私情,持械泄愤。臣以为,此乃不臣!此人有异心!朝廷当下旨押回应天,交有司审问定罪!”
这已经是第二位六部尚书出班弹劾远在山东道平叛的张志远了。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曹铭,附议。”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附议。”
“臣,刑部右侍郎,来恭,附议。”
“臣,大理寺右丞,夏恕,附议。”
“臣,户部右侍郎,祁著,附议。”
“臣,工部右侍郎,蒋毅,附议。”
“臣,礼部都给事中,魏樊,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随着郁新和王儁两位六部尚书的出班弹劾,一时间,六部五寺三法司,满朝各部司衙门,皆有官员走了出来,依照着品级,跪在那重重陛阶前,自报官职,口出附议。
附议声持续了很久,让人觉得几乎有炷香时长。
当最后一名从九品的流官跪在快要到了奉天门位置后,出班附议的声潮终于是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