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祖粉-第3/5页

加入书签
    “十万片?”胡文海和倪光南对视一眼,笑道:“孟部长你这胃口还真是不小,十万片68000cpu和专用ic,这个我可说不准能不能拿得出手了。这样吧,下个月你和我一起去参加新科晶圆厂的投产典礼,能不能实现你的要求,你就亲自去问陆总师吧。反正我这里可以给你一个定心丸,只要条件允许,我是绝对支持你的工作的!”

    胡文海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新科晶圆厂的投产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硬生生将当初世界领先的工艺水准等成了世界一流,这也是美国人这么大方愿意拿出自己芯片生产线的一个小心思。不过哪怕如此,1.5微米级别的芯片工艺,在国内仍然还是独一份。

    究竟能在投产后达到多么高的成品率,胡文海自己也是心里没底。但是他预计,早期的成品率很可能会在50%左右,甚至低于50%都是可以接受的情况。

    要想把成品率提高到美国同行的水平,即使再怎么乐观也非得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不可。

    十万片的两种芯片,如果新科晶圆厂真的开动产能,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成品率上不去的情况下,两个月的时间也算足够了。只是这第一批的芯片,成本恐怕会比摩托罗拉高上不少。这个就真的是在交学费了,哪怕是亏本也只能是自己承担。

    实际上这些问题,孟正峰自己难道不知道?这些信息,在集团内的参考资料上都是会定期通报的。比如请科学院的研究员进行培训,他直接找倪光南也一样可以办下来。而新科晶圆厂的生产安排,也是早就已经有了方案。68000cpu是新科集团的主打产品,这款经典的cpu在国内应用领域相当广泛,至少生产个十年没有问题。

    关键的,还是胡文海对信息工程事业部表现出来的态度。

    他的一句话,原本可能要在研究院踢踢皮球的培训,立刻就会被人当做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去办。也还是胡文海的一句话,新科晶圆厂生产出来的68000cpu分配的时候就会尽可能考虑优先满足新科电子公司的份额。

    在这两个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孟正峰才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胡文海笑笑,摊开手看着孟正峰,用好奇的口吻说道。

    “来,既然你的要求我都答应了,总要说说你打算怎么干吧?信息工程事业部的最终目的是建成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孟部长对此有没有一个成型的思考?”

    “全国性的信息网络,我想应该包括三部分。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新科电子的优势正在这里,我们的新科01是基于数字化的网络交换系统,因此具有三网合一的能力。但是恕我直言,哪怕拿出新科集团的全部资本,也不可能凭自己实现全国范围的网络。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孟正峰想也不用想,对胡文海的提问,他已经考虑了太长时间。从得知自己很可能成为信息工程事业部部长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在脑海里不断的推演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以中国的国土面积,要想铺设一条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没有2000亿以上的资本,根本就是想也不要想。

    新科,距离这样的资本规模,仍然还是差了很多。何况这甚至不是钱的问题,在中国要做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官方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胡文海点头,洗耳聆听:“哦,那你打算团结哪些力量?”

    “电子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电力部,这些部委的力量是胡总已经打好的基础,但是我必须说,光有上面的支持还是不够的。部委只能出政策、出资本,但落到实际上的时候,还是要依靠项目当地的力量。所以我认为,我们要依靠铁通、支持铁通公司和电信打擂台,只有在竞争的过程中才能最快的推进国内的信息产业。对铁通公司来说,因为它是后来者,本身包袱就很小,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的策略。比如说,与地方合营。”

    胡文海难得没有赞同孟正峰的话,反而是皱起了眉头。因为从他的话里,有一个熟悉的名词闯进了胡文海的脑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