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好日子-第3/5页

加入书签
    但可恨的人多了,八十年代公派留学生回国的有多少?出国或者移民对中国人的吸引力有多大?看看葛优的《大撒把》就知道了,再看看《北京人在纽约》,有机会、有门路的都在想尽办法往美国跑。

    八十年代,就是全民“美分”的时代。社会大气候如此,个人价值导向被影响并不奇怪。同样一些人,俞敏洪当年也想往美国跑,但没跑成。三十年后,《中国合伙人》不还是在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自豪?

    “这事儿我就不出面了。”胡文海出乎陆应龙的意料,竟然否决了拉拢的提议:“我相信陆叔叔的能力,送您八个字――”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陆应龙嘴里念了两遍,心里莫名的安顿了下来。胡文海并没有自乱阵脚,正相反,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实习生们的态度,更是他对整件事情的态度。

    既然要“治病救人”,那就是有信心笑到最后,否则自己都救不了,何况“救人”呢?

    陆应龙深吸一口气,点头道:“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做领导的自己不慌,下面人做事自然有底气。否则陆应龙对要走的实习生,先天心理上矮了一节,人家要去投奔“自由民主”的美国,你拦着算怎么个事情?你要不要给人家的人生负责?以后埋怨你一辈子信不信?

    但既然胡文海有了这么一个方针,陆应龙就有底气去与实习生们讲事实摆道理。没有胡总,你有这样的条件吗?加上违约赔偿金你有什么比美国人更高的竞争力?美国人要你过去不是冲你本身去的,而是要拿你做筹码。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

    这批实习生都是国内千挑万选出来的。思想政治合格是基本条件。虽然这年头连******和俞强声都靠不住。但政审在概率上还是有意义的。不说一个不跑,陆应龙有信心,起码美国人肯定不能把大部队拉走就是了。

    说起来,俞强声可真没几天就要跑路了,怎么也不能让这种人落个好下场吧……

    胡文海的思路有些走神。

    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干脆直接写匿名信了。这方面胡文海还真有些挠头,要不这事儿还是别管了吧,毕竟有个以后会当大长老的哥哥。

    这点不着调的事情并没有在他脑海里停留多久。搞定了摩托罗拉,凑出个百亿美元,比这些事情有意义的多了。

    陆应龙自去做实习生们的思想工作,胡文海则稳坐钓鱼台。摩托罗拉要挖他的墙角,也不一定就是那么容易。

    “陆叔叔,你给我向那些要走到人带个话,别太着急走,把自己给卖便宜了。”

    ……

    “有话好好说,大家不要冲动!”

    “是啊,自己同志。不要动手打架!”

    “谁跟他是自己同志,我看他就是个卖国贼!”

    “王海。都什么年代了,还张口闭口卖国贼的?我选择做什么工作,那是我的自由!自由你懂吗?”

    “呸,赵元祥你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就凭你自己,美国人会多看你一眼吗?摩托罗拉打的什么主意,谁不知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白眼狼,你凭自己能有今天?什么狗屁自由,你就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陆应龙从胡文海那里回来的时候,刚一进门,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面。

    偌大的宿舍一楼大厅,此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而就在人群之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弱男人和一个二十多岁的高壮男人正在众人的拉扯下对持着。很明显,三十多岁瘦弱男人的脸上青了一片,恐怕之前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怎么回事?”陆应龙皱眉高声喊道。

    “陆队回来了!”

    “陆队!”

    “大家让让,陆队回来了!”

    “搞什么,管理纪律三令五申不许打架,你们忘了吗!”陆应龙挥挥手,一年多的管理工作让他在人群中建立起了权威,众人纷纷松开手。两个当事人王海和赵元祥也不敢再动手,只是虎视眈眈的看着对方。

    “究竟怎么回事?”

    “陆队,赵元祥他公然鼓动大家接受摩托罗拉的工作。我看不惯打了他,你处分我吧。”王海就是那个二十多岁的高壮汉子,此时却低头像个孩子似的向陆应龙承认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