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红星照耀中国-第2/3页

加入书签
        读着读着,你一定会忍不住正襟危坐,你一定会按耐不住地开始觉得:这些人好像有点傻——但他们傻成了天底下一等可爱的人。

        “伟大领袖人民主席”老毛热爱熬夜和赖床,生平厌恶洗澡,不修边幅到甚至会当着记者的面解开裤带抓虱子;“共和国大元帅”彭总最大爱好居然是吃瓜,但在红军举办的吃瓜大赛里被自己的厨子打得落花流水,从此甘拜下风;“寂寂无名少先队小同志”向季邦害怕自己的外号“几把”被动名流千史,郑重其事地来找作者对线,结果却阴差阳错地让自己和外号一起永久地并列在了凝固的历史上……

        还有断了胳膊后成天担心老婆见了要离婚的少将军;暗地里天天吐槽老毛以前数学成绩太差的前中学老师;从国民党财政部部长毅然跳槽到“世界最穷政府”却怡然自得的老财神……

        从这些太过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你实在看不到什么文化上的摩擦,什么制度上的矛盾,什么东方和西方的碰撞,什么主体和客体的二分。

        你能看到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只有人与人之间寻求相互理解的尝试。

        这是一个好奇心旺盛又长得高目深鼻的“洋鬼子”带着真诚,友善,爱和疑问,不远万里地奔赴到东方大陆,向被视为禁忌地区的大西北冒险的故事。

        在那里,恶名昭著又穷得叮当响的“红土匪”接待了他,他们热情地解答了“洋鬼子”的疑问,并回赠了他同等分量的真诚,友善和爱。

        仅此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私以为,《西行漫记》这个标题其实要更加适合这本书。

        当然,听我嘚啵嘚啵讲了那么久,你可能会想要问我:驱使“洋鬼子”来到中国的疑问究竟是什么?他废了这么大的力气才获得的答案又到底是什么?

        作者提出的那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他想要知道红色中国“为什么而存在”?它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而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却堪称复杂至极,起码远比我们通常得到的那种高度统一的、简单化了的宣传口号复杂:

        红色中国之所以可以顽强地生存于过反动派的疯狂围剿中,发展在旧中国的内弱外困中,不是因为某种精神神圣不可战胜,不是因为某些人物魅力过人、料事如神,更不是因为某种政党能操纵历史的潮流——而是因为它领导下的苏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破天荒地完成了现代化的地方。

        它的政治动员体系、医疗教育服务、工业发展路线、农业土地改革、战时经济制度、军事作战技术、基层治理组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积贫积弱成疾、在封建集中与农民起义的怪圈里停滞了两千余年的中华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新鲜玩意儿。

        你可以看到,正是这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让先辈们跌过无数次跤,翻过无数次船,流过无数血泪,掉过无数人头,狼狼狈狈摸爬滚打才折腾出来的拙劣系统,支撑了一个虽又土又穷又小又苟但依稀可见日后雏形的现代民族国家。

        正是这些复杂微妙、读来令人头大不已的物质基础,保证了红色中国在诞生之初,便能与白色中国显现出质的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