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朝堂争辩(上)

加入书签


热门推荐:

“呵呵~”

刘宏见自己说出要封孙策为官后,场面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样,立马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于是眼神有些轻蔑地笑了起来。

“陛下,还请三思啊~”

在先前那名官员出言却没有得到刘宏的回应后,又有七八名官员站了出来,和其一样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刘宏却根本没有搭理他们,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袁逢与袁隗所在之处,刘宏很清楚,那些站出来反对的人,要么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要么就是党人,反正不管是哪种人,目前都是以袁家为首。

除了这种情况,刘宏想不到有人敢这么光明正大地反驳自己,就算是卢植那么有名的大儒,有反对意见的时候,也是在退朝后,进行劝谏,很少会当场让刘宏下不来台。

刘宏想着想着,心中的火气也涌上来了,但为了他日后的明君梦,不被记入史册的话,贻笑大方,他还是忍了下来,没有当朝对官员咆孝或是进行争吵。

没一会,冷静下来点的刘宏开始思考起了对策,他先是看向了台阶下的孙策,随即在心中否决了,孙策虽然有才能,但毕竟还没官职,还没有资格在朝堂上插嘴。

否则这里的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奏其咆孝公堂,一律是要受处罚的,到时候刘宏就得耍无赖保孙策,这要放在以往他无所谓,无赖就无赖了。

但是现在,他刘宏可是要本着明君去的啊,怎么能有这么大的一个污点呢?

排除掉孙策的刘宏,又将目光移到了位于众官员最前方的一名身宽体胖的男子身上。

“大将军,朕记得孙策也是你府上的幕僚吧,你觉得其可否胜任朕任命的官职呢?”

没错,刘宏发问的对象正是大将军何进,身居大将军这么个大汉武将的最高官职,只要何进明确表示同意刘宏的意见,就算党人再反对也没多大作用。

被点名回答的何进知道他躲不掉了,也只能将本来快埋到胸口的脑袋抬了起来,他一会儿偷偷打量着刘宏,一会儿又用余光瞥了眼袁逢与袁隗,一副思前想后的样子,任谁都能看出他十分犹豫。

此时整个朝堂没有一点声音,都在等待何进的回答。

良久,出列的何进才开口说道:“陛下,依臣之拙见,孙伯符的带兵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从能力上来说,他绝对担得起陛下的封赏。”

可是,还没等听到这的刘宏露出得意的笑容,何进的话锋就突然大转,只听其继续说道:“然而,诸位官员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年岁太小很可能会使他阅历不足,有可能上任后会无法服众,导致无法胜任。”

一番话说完,何进似乎是觉得自己急中生智,既没有得罪刘宏,也没有得罪以袁家人为首的官员,甚至他还有些沾沾自喜。

何进殊不知他那些只想周旋,没有明确表态的话,不但没在官员们那边讨好,而且还让本以为他会支持自己的刘宏十分震怒。

此时的刘宏已经在心里问候起了何进的十八代祖宗,刘宏本来还觉得,一个明君光重用宦官不行,所以想要再给何进一次选择站队的机会。

结果何进的表现实在太令人失望了,因为失望而恼火的刘宏,甚至觉得哪怕何进胳膊肘往外拐,完全站在袁氏那边,他可能都不会这么生气。

看着仍不了解情况,洋洋得意的何进,刘宏感到十分懊悔,他心道:“朕过去为什么会提拔这头猪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早知他这么蠢,哪怕何氏如何哭闹,朕也不会心软!”

然而光是愤怒是不能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的,

刘宏知道就算他让人把何进拖出去宰了,也对袁氏和党人没有丝毫的影响,所以他只能继续思考对策。

刘宏的目光继续在内殿的一众官员身上迅速扫过,寻找着可以配合他的人选,很快,他就对上了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神,刘宏再看了看此人的脸,不是正一脸忠诚的少府樊陵,还能有谁?

“樊少府,朕问你,你也觉得孙伯符年纪小,所以接受朕的封赏不合理吗?”

早已经在心里打好腹稿,做好准备的樊陵就等着刘宏开口询问,闻言,樊陵出列对刘宏行礼,然后说道:“对于此事,臣倒是与其他同僚不同,十分赞同陛下封孙伯符为屯骑校尉。”

“哦~不知樊少府为何持此不同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