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听我姐说过这仙人的故事。”孙长钦想起了自己对林湘说的那个故事。
“这个仙人,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应正果问道。
“据说,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守护龟骨山和渔家村。”
“有什么需要守护的?”应正果更纳闷了。
“镇住龟骨山的怨灵。”
“为什么会有怨灵。”
“哎呀,还是让我这神通广大的瑜伽霸主,来告诉你们吧!”周吉吉翘着兰花指抢过了话题。
元朝末期,江南一带有位百战百胜的蒙古将军。据说,他有通天神力,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刀枪不入、长生不老。当时,正逢元末起义军揭竿而起,这位蒙古将军就得令到龟骨山一带,镇压起义军。
蒙古将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血流成河,起义军无不闻风丧胆,只能登上龟骨山整顿部队。幸好有位云游天下的僧人落脚于此,据说,他是“大乘天”玄奘的传人,通晓事件一切法理。他通过几天对蒙古军队的观察,看破蒙古将军的神通原理,向起义军的谷将军提出破敌良策。
起义军照着这位僧人所说的,果真打败了蒙古军,还将神通广大的蒙古将军斩于马下。蒙古将军死后,龟骨山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冰雹。
起义军的谷将军当晚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斩杀的蒙古将军,原是天上受处罚下凡的神灵。这位神灵轮回转世之时,也就是自己遭天谴之日。提心吊胆的他连夜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出资出力为这位云游僧人修建一座寺庙,将蒙古将军的尸骨封印,深埋在寺庙下面5米的泥土里,并让僧人担任寺庙的住持,天天念经超度亡灵。
僧人也同意了这个方案,根据祖师玄奘大师研究的领域,从《瑜伽师地论》中取字,将这个寺庙取名为瑜伽寺。
明朝成立后,这位起义军的谷将军向明太祖朱元璋举荐云游大师。因为云游大师是“大乘天”玄奘的传人,朱元璋钦赐“明乘天”的名号给了云游大师,意为“明朝的大乘天”。“明”字由“日”和“月”组成,刚好符合瑜伽思想。云游大师欣然受赐,便成为了第一代明乘天。
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给了明乘天至高无上的权力,周边各个村埠、军屯必须听令明乘天的调度。
“原来这就是这个瑜伽寺的由来啊!”应正果恍然大悟,问道:“瑜伽和佛教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我不屑于回答,你得去问神明大师。”周吉吉的兰花指,指了下方丈室的方向。
“我看,这是个双赢的结果。起义军首领自己心里有鬼,所以要大兴土木;云游僧人也正好借着首领的私心,在此落脚,发扬佛法。”范栎分析道。
“这个是怨灵的由来,那《脉轮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应正果又问道。
周吉吉用兰花指,指了指应正果说道:“问得好!”
云游僧人落脚后,便正式自将法号改为“云游”。他亲自给蒙古将军收尸、超渡,并搜集了蒙古将军的遗物,还向蒙古军俘虏打听了蒙古将军的事迹、神通。蒙古将军是为仙灵转世,出生自带神通属性,可惜投错了胎,帮元朝办事。云游大师最终根据这些,写成了瑜伽寺的第一本开山巨作——《脉轮说》。
《脉轮说》全书一共只有十几页,里面记录了蒙古将军所拥有的各种神通,分别是辨色、止心、悬浮、先知、强禅、缩骨、涅槃、天言共八项神通。
“啊?这不是《脉轮经》的八大神通吗?”应正果反应过来了。
周吉吉点点肥大的脑袋,继续说道。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来,瑜伽寺的僧人不断钻研这本《脉轮说》,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从古印度通过XZ,以藏传佛教的形式,一直传到蒙古地区的。蒙古将军所习练的,很有可能就是“瑜伽”。
此时,瑜伽寺正好出现了一位悟性极高的年轻和尚,他准备独自前往印度,来解开这个脉轮的谜团……这个和尚就是瑜伽寺第二部巨作《脉轮经》的作者——万源大师,也就是后来的第六代明乘天。同时,他也是神明大师的师父。赵达轲曾经也对应正果说过万源大师的事情。
《脉轮经》仅仅只是作为《脉轮说》的解释,分析了各种神通的成因和修炼方法,也为脉轮的谜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