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谭-第2/4页

加入书签
    虽然朱慈煊问话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在成都搞军屯,却不影响他继续信口开河。等三谭说完,朱慈煊双眼放光道:“三位果然有治才!难得更是毫不藏私,对本宫倾囊相授。本宫实在爱惜三位之才,不知三位可否愿意随本宫赴成都,一展胸中所学?”他想出的办法就是把谭诣谭弘带到自己身边看管起来,不给他们接触满清往友军背后捅刀子的机会。

    三谭一时愕然,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太子会突然挖人。三人心中微动,开始斟酌起太子这根大腿是否值得抱。这要放在大明威震四海的时候,哪怕还是崇祯年间,都没有丝毫考虑的必要,国之储君亲自递来橄榄枝,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然是马上向太子效忠,先上了船再说。可现在,大明眼看着朝不保夕,自己手上有兵有地盘,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就是转换门庭的本钱,这比跟着太子去前景不明的成都要踏实的多,但就这么拒绝太子,三人又没这个胆量。谭文沉思片刻,试探着问道:“殿下,您的意思是,要在成都开军屯?”

    朱慈煊继续信口雌黄:“当然。鞑子势大,此刻当以军需为先。军屯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力量供应军队,自然是首选。”

    谭文提醒道:“殿下,军屯虽然所得颇厚,但管理起来却极为复杂。屯丁们可没有太多忠君报国的自觉,一有机会就要偷懒。这,末将们刚才说的那些法子,在万县管用,到了成都,屯丁动则十数万,末将等可不敢保证还能管得过来……”他越说声音越小,显是对自己兄弟三人不够自信。

    朱慈煊挥手道:“无妨,本宫自会在成都周边划分区域,你们每人管一片区域即可,大小就和万县类似,人也不会太多,每片区域也就一两万人。本宫相信三位,在万县能做好军屯,到了成都一样也行。”

    谭文苦笑,太子有点太想当然了。当初孙可望治黔,几乎将整个贵州都转变成了军营,虽说为李定国、刘文秀数次军事行动提供了大量物资,但贵州百姓在军屯下逃亡不断,给孙可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朱慈煊刚才说的法子,孙可望岂会想不到?但人一过万就形形色色,各种稀奇古怪的意外层出不穷,确非人力可以解决。

    三谭沉默,朱慈煊一时也不知如何开口。三谭真要不肯跟他走,他总不能绑了三个人去。朱慈煊目视王启隆,示意他当当说客。王启隆微微摇头,显然,他没办法。朱慈煊无奈,叹道:“本宫有点乏了,三位且再想想本宫的提议。万县附近山脉纵横,不足以养兵。三位若想有所作为,不该困守此地。”

    三谭告退后,王启隆奇怪道:“殿下,末将看三位谭侯并无过人之处,比之临国公等更是不及,殿下为何会另眼相看?”朱慈煊今日突然招揽三谭,实在有点掉了身份。三谭犹豫不决,更是不给他这个太子面子,要不是朱慈煊没生气,王启隆已经想大声问罪了。

    朱慈煊苦笑,自己如何解释?他值得含糊道:“锦衣卫密报,谭诣谭弘可能有不臣之心。我不放心他们继续留在信地,或许会影响重庆得失。”

    王启隆闻言大惊,起身道:“殿下岂可留在这是非之地?末将请殿下立刻登船,末将当联络文督师,剿灭三谭!”

    “坐下,坐下。”朱慈煊有点无奈,“都说了只是可能,他们现在啥都还没做,我岂能不教而诛?这不是让大将寒心?毛文龙之旧事犹在眼前,岂可轻忽处置?”

    “更何况,谭文对大明忠心耿耿,没有确切的证据,也不能对他两个兄弟下手。”

    王启隆默然片刻,提议道:“殿下,谭文既然可以信任,我们把谭诣谭弘带走,让他来管谭诣和谭弘的地盘如何?”

    朱慈煊心累:“我不知道可以这样吗?关键是这两个谭他们不肯去啊,我难道绑了他们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