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出了槿福堂,厅中之余老太太母女三人,老太太坐在上首,一句话也没说,面沉于水,对这个女儿是越来越失望,在闺中时贞良淑德,伶俐聪颖,对她远超其他儿女的,老大是老爷子带身边习武教导上阵的。
二女儿为人木讷没脾气没主见不讨喜,小儿子是幺子幼时身体不好学不得武,吃不了苦,只得多顺着,宠着。
只有这个女儿她是花了心血的,琴棋书画的学,大家闺秀的教,掌中珍宝似得宠,到了及笄嫁人时,满京城的好二郎不要,非选个鳏夫,家室一般,还带个女儿,她不同意,她就哭,闹,还说家中无人,嫁过去不伺候公婆,妯娌事物。
一个女儿大了一副嫁妆就行,而且那人有远见抱负为人稳重可靠,只是时机不到,到时满京城都无人可比,她见女儿要死要活的要嫁,也无法,只能同意。
婚后也如女儿所言对她很好,为人持重可靠,之后是外孙女出生,女儿让她向小姑子夫君为女婿谋个羽林卫的职,小姑子与老爷子是亲兄妹不假,可老爷子已去,小姑爷也为人刻板谨慎又是朝中重臣交际本不多,亲戚之间走动你来我往是应该,但她个妇道人家去求官求职的没这个道理,
再说她也有儿子,女儿女婿再好也是外人,她还分的清的,人情用一次就少一次,她是不愿的,可赖不住她三天二头的磨,说没添个小子生了个丫头片子,家中原就有个丫头夫君不喜,又为了调职之事烦忧,无人可求,只望母亲能帮上一次,
功成之后定会报答,再有他父母已去,亲族稀薄早已把王家当自己家,老太太自己母亲,他日定照拂兄长与二弟。她见话已说到这份上,就买着老脸上了小姑子家门,
小姑太太为人亲和温良待她与老爷子无话可说,多年来多有照拂,妹婿虽刻板却也知恩懂情应下她的请求。
之后二女婿确实有能力,短短几年深得皇帝器重,在几次皇帝危机时解救护驾,封官受爵,女儿也人人称羡,她脸上也有荣焉,可随着官越来越大,后院里的女人也越来越多,庶女也越生越多。
女儿也常朝她哭诉,可她也无法,只能劝郎君重臣侯爵几个姨娘妾氏是正常,你是正头娘子谁也越不去,首要的是生个世子好继承侯府,稳定侯爷后院。
不知是与院中姨娘算计多了,还是心子歪了,就把主意打到自家人身上了,老太太气的一时无语。
王三姑爷知道老太太动怒了,起身走到老太太身前小声的说“母亲我真的送去的是真珠,是那”
“住嘴,到现在还在框我,你打的什么主意我不知道,你是打算与叔伯婶娘兄弟都不来往了吗,如此糊弄家人,我就是这么教你的”
老太太气极说的狠了拍着桌子说道,三姑奶奶一听母亲如此叱责她,再加上文氏,二太太等人说的话也气哭了大声对老太太说“您以为我想这样,府里女人孩子多,家底薄,茵姐儿又大了,我又没个儿子,家里娘家无人可依,我能怎么办,我就是外面看着风光,您是我娘您也这么说我,难道要看着我死才好”
王三姑想着她在府里的槽遇和亲娘的叱责越哭越委屈,一时也没了侯府女主人的体面,哭的肝肠寸断,老太太见了气也小了,毕竟自己疼爱的孩子还是舍不得,但为了脸面也没吱声,端起茶盏喝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