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没走成

加入书签


林立文这一次来,  不仅带上了计划书,他还带上了一份自己手绘的简易版吉州县城分布图。

        在这里,朝廷对地方的管辖实行的有点类似于隋唐时期的州县两级制。

        而北地吉州,  其下所管辖的县城一共有十二个。

        整体来说,这十二个县按照林立文今年试种的方法,  基本上都是可以种植成活棉花的。但是成活与丰产,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林立文便指着图纸上被他重点标注出来的一个县城:“经我探查,此县的温度与气候,是为吉州辖下最适宜种植棉花之地。且我观测,在此地种植出来的棉花,  品质上将会更胜一筹。”

        严侍郎便问道:“能比这次试种的还要好?”

        “不。”只见林立文虽摇着头,口中却说道:“是很有可能比皇朝,现如今其他地方所种植的棉花品质来得还要好。”

        能有这般好吗?

        要知道这可是北地吉州,  在过去更是从未种植成功过棉花!而且严侍郎看了林立文指出来的那个县,  位置属于吉州西北方向的一个名叫周北的下等县。

        便是不懂气候,也未曾亲自去查探过的严侍郎都知道,这地方有多差。因为所谓的下等县,  便意味着周北县总户数在一千户以下,属于最为贫瘠的地方了。

        所以像林立文刚刚说的这一番话,若是换个人这么跟他说,严侍郎一准会生气,  觉得对方是在信口开河。

        可说的人是林立文,还是刚将吉州棉花种植成功的人。

        严侍郎的眼神顿时就变了:“大郎,你快与我细说细说,  此地为何会适宜种植棉花?”若真能如他说的那样,那此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其实种子相同的情况下,决定棉花品质与产量的,  不外乎就是三个原因。

        其一日照,其二降水,其三土壤。

        至于吉州地区里的一些气候上的问题,是会对棉花的种植与产量有所其影响,但却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林立文便大致将这些与严侍郎解说了一下,至于严侍郎到底有没有完全听懂,他就不大清楚了。

        因为严侍郎全程都严肃着一张脸,一句话都未说。只是在林立文讲完这些后,又针对剩余的十一个县城的情况,对他询问了下。

        林立文便告诉严侍郎,其中有两个县城,虽也能将棉花种植成活,但是他个人是不建议去花费大力气推广的。

        而这也就是林立文之前跟严侍郎说的第二件事了。

        种地也要讲究因地制宜。

        因为每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都不相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就不可能都一样。

        但整体来讲,吉州土地肥沃,气候上也接近林立文穿越前的东北一些地区。因此在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上,他的建议是可以大力推广大豆与水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