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二章所谓伊人(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宋人学画,多靠自学,很多先人只留下了画,在作者已经驾鹤西去的情况下,想学到其精髓,只能通过无数次精细的观察和临摹,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异曲同工的道理。米芾就经常借了真迹回去研习,反复临摹之后,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赝品还回来,王诜等人没少着他的道。在米芾这吃了亏,王诜也学会了这种坑人的方式,他更高明,因为他有庞大而高级的文艺圈社交网络。他经常临摹了还在世的人的真迹,然后让本人过来题跋,画是假的,题跋却是真的,而且有原作本人亲自参与,这假做的,比真的还真。苏轼还在的时候,王诜这样炮制了很多苏轼的“真迹”。

        涟澄作为王诜的官方唯一指定弟子,这种技术如果不学会,那是有辱师门的。她本来很少临王诜的画,不是因为她亲老师的画不够好,而是当着原作本人临他的画,这压力实在太大了,涟澄单想想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涟澄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的她已经掉进了钱眼儿里,钱能消除一切恐惧。

        涟澄也并不打算一口吃个胖子,于是她让老师帮忙找了一些小景来临摹。王诜看她摹得额外精细,纤毫不差,一边欣慰,一边觉得这孩子可能又要起幺蛾子。

        涟澄在一堆画里,最喜欢一幅王诜的墨竹,王诜很少画这类写意的画,这幅小景也称不上他最好的作品,但是笔墨之间透露着一种洒脱和自信,涟澄越看越欢喜,甚至不想临摹这幅卖给别人了,她捧着这幅画,去找老师,毕恭毕敬地说:“老师,这幅墨竹学生非常非常喜欢。”

        王诜正在看书,闻言抬头看了看,说:“这是我很年轻时候的画了,你倒挺会挑。虽然现在看来破绽甚多,但我也挺喜欢这幅的。”说着他继续低头读书,却发现涟澄还捧着画站在那里不动,忽闪着眼睛望着他,笑容乖巧。

        王诜太了解这个笑容了,他装没看到,一般这个情形,就是“看谁耗过谁”的环节,师徒俩能撑个五五开。

        但是今天的洛涟澄十分坚决,一炷香过后,王诜最后一页书已经来回读了好几遍,他只好揉揉自己的太阳穴,抬起头来认输,他看着似乎已经把乖巧长在脸上的涟澄,伸手捏了捏她的腮帮子,说:“别摆这出了,看着怪瘆人的。”

        涟澄揉着自己被捏疼的脸颊,高兴地说:“那这幅画从此可就归我了,你当老师的,可不能反悔。”

        王诜无奈地点头:“但是你可别拿出去卖了啊!”

        涟澄忙澄清:“那是自然!老师的画,还有这整个宝绘堂,哪怕一页纸,我死都会守护好!你放心,这画我一定这辈子都珍藏。”

        王诜笑着摇头,慢慢走到外面去:“才半大的孩子,懂什么一辈子……”

        洛涟澄时不时地找老师验收自己制造的赝品,王诜对学生的进步很满意,但是他也好奇,问涟澄:“你做了这些赝品,要用在什么地方呢?”

        涟澄不是个爱撒无用谎的人,她说:“自然是为了卖钱。”说着她把赝品都取来给王诜,说:“老师,你看这里有没有能入你法眼的,你挑一幅最像那么回事的,去诓一诓那米元章,别让他觉得好像就他一个人会造假。”

        王诜失笑,但又觉得学生的话不无道理,于是认真地挑了一幅画,他心里感叹:小小年纪,竟然已经画得这样好了,这孩子的前途不可限量,真想看看她长大之后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