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的效果还是明显的。原先的BP重在突出光鲜的团队背景、诱人的行业前景,以及靓丽的财务模型,但这些糊弄糊弄之前那些投资人也就算了,碰上犀牛资本这样的专业机构那可就真拿不出手了。
所以修改的BP不仅页数从原来的十几页增加到了三十多页,林木森更是以翔实的数据对行业内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结合爱米网络已有的业务数据,使得财务模型预测出来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林木森在BP的最后,也坦言了爱米网络的短板和不足,为每位阅读这份BP的投资人充分提示了项目风险。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立刻就引起了李欢欢的好感和兴趣。
严川也暗暗地给林木森打CALL,不愧是常春藤名校的高材生,一点就通,妥妥的情商智商双在线呀。
李欢欢听完林木森的介绍后,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爱米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在林木森的介绍里,爱米网络的优势是大数据,也就是通过用户标签化,来实施精准化营销。但李欢欢的概念中,如果流量只是过过手,而不留存的话,标签化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爱米网络的流量用户留存是必然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流量用户留存的话,怎么个留存法,用户留存后又怎么使用,其中又会不会涉及到用户**的问题。
林木森也很坦然,传统流量生意,确实就是过过手,赚个差价而已,但这只是解决爱米网络的温饱问题。爱米网络真正的发展,在于大数据技术支撑的精准化营销上。这次爱米网络融资,很大的一部分资金就是用来建立自己的流量池的,将来会在客户广告投放过程中,根据流量用户的反馈为其贴上相应的标签,再放入池子中。等池子不断扩大,那以后爱米网络再替广告客户买量投放的时候,就会更精准有效,盈利空间也会更大。
林木森举了个简单例子。比如某个行业的客户需要把广告投放到一百个精准用户面前,传统做法就是买一万个流量用户过来,去赌这1%的转化率。爱米网络在用传统方式服务这个客户的同时,还会把这一百个已经转化出来的流量用户贴上行业标签,并把他们的相关特征信息留存在自己的系统里。
等到下一个同样行业的客户再来投放广告的时候,爱米网络就会先从自己的系统里挑出这一百个已经贴了标签的流量用户的特征信息,反过来问那些流量平台,这一百个流量用户能不能触达到,可能某个平台只能触达五十个,另外一个平台能触达三十个,几个平台下来可能就能解决九十个流量用户,那剩下的十个流量用户怎么办呢?那就用传统方式买量,按1%转化率来算只要再买一千个流量用户就解决。
换句话说,第二个广告客户付的是买一万个流量用户的钱,爱米网络实际支付的是一千零九十个流量用户的成本,最后给到广告客户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一百个精准用户,而这中间巨大的差价就是大数据带来的价值。
对于**问题,林木森是这样解释的,留存用户信息必然会触碰到**。但目前一方面东华国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这个地带还属于灰色。另一方面,就监管层面来看,只要用户信息对内是自用的,对外脱敏的,且不是通过买卖这些信息来盈利的,那就还在合规的范围内。而且,为了更保险起见,林木森还准备和一家国字头的机构联手共建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以后爱米网络的流量池就放在这个实验室里了。
腿还是要挑粗的抱不是。
李欢欢很满意林木森的答案,但更欣赏林木森的坦诚,所以临走时也很高兴地邀请林木森到犀牛资本的总部来坐坐,到时候替他引荐自己的老板,争取早日把融资的事情敲定。
半个小时之后,严川的电话打了进来。
“林总厉害,你那份商业计划书简直可以当成MBA的案例教材了。刚才李总还在跟我不断地夸你,说你思路清晰,眼光长远,还说投项目主要看人,人看准了,项目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我看这事成的概率已经有八成了。林总要努力呀。哦还有,刚才李总也跟我说了一下他的担忧,在你那里他没好意思提,就是你们团队里面在传统流量业务上的力量还不够,毕竟传统流量业务是基础,没这个基础你们大数据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呀。这方面林总你再加强一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