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变-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历史轨迹改变了,因为燕国迟迟没有像历史上的被灭亡,反而愈来愈强,毌丘俭也没被调至寿春,这才得以掌控幽州的兵权。

  当然,这是一大契机。

  淮南三叛的第一叛王凌,其本人的才能跟策略其实是不错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令狐愚中途病死、下属告密而没能拿到兵权,又在惊恐下降了司马懿,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的解决了。

  而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毌丘俭,此人由于被调任在了寿春,要想调兵遣将都很艰难,在错役制度下,《魏书·毌丘俭传》中记载:“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

  淮南将士都不愿意跟着毌丘俭起事,不得已只能招新附的农民作为战士,跟文钦联合,率领数万人直扑项县。然而结局的败象是明显的,淮南百姓是被迫跟着毌丘俭造反的,不是自愿造反,根本形成不了凝聚力,很快就不断有士卒连夜逃跑、投降,毌丘俭也在逃跑的路上,被百姓所杀。

  如今的毌丘俭有幽州兵,没被调出幽州,对部下的控制力度极大,又颇具威严,在幽州造反可比淮南造反要强上十倍不止。

  公孙修喃喃道:“机会很快就来了——”

  ——

  毌丘俭在退兵回寨后,对儿子叮嘱道:“算是达成了意见,放公孙修的燕军南下,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互不相犯,事成之后,幽州给他。”

  毌丘宗听完有些讶然:“公孙修的胃口也太大了吧?他居然想要幽州。”

  毌丘俭冷笑一声:“他要的是他自己的事,还得有命拿。只要诛灭了司马老贼,还政于陛下,凭我大魏带甲控弦数十万,要夺回来那是轻而易举的。”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况且我们也无路可退了,只能选择跟公孙修联手,说不定才能挡得住司马懿。”

  他心中也知即便联合了公孙修,也不会是司马懿的对手,胜利的机会依旧渺茫。

  毌丘宗道:“不错,有了父亲愿意让道,公孙修可以兵不血刃地南下。”

  父子二人没想到的是,此举的放行将会对今后的三国势力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毌丘俭想到在阵前与公孙修的对话,是放松卢龙塞的驻防,将所驻人马撤开,好让燕军经由卢龙塞南下。

  对于这个权力,毌丘俭还是有的,他以决心用太后密旨的口号讨伐司马懿。这招司马懿在高平陵事变也用过,不同的是,当时太后真的在洛阳,而他也只能以“密诏”、“密旨”推脱。

  这类口号当然是名不顺言不正,说服力不强,幽州士卒能跟他一同“起义”,不捏个出师有名的口号都不行。

  只要司马懿若以天子的名义下诏,跟随他起义的都为叛贼,不降皆夷族,祸延全族。单单一纸诏书,就能令幽州兵卒的士气降至冰点,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恐怖了,道理占理,拳头也狠。

  就在筹备的前夕,幽州军营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王昶。

  毌丘俭听说是此人来,不由得心中一惊,询问前来汇报的亲兵道:“他带了多少人马?”

  亲兵解释道:“大约一万人。”

  毌丘俭眉头一皱,心想这是督战来了,逼着自己跟公孙修交战,好以战后的结果来把自己调走。

  他心下惊恐不已,起义之事将近,不容有失,当即对亲兵道:“迎他进来。”

  毌丘宗脸色微变,紧张地抓住父亲的臂膀,低声道:“父亲,这——这该怎么办?”

  “稍安勿躁。”

  毌丘俭脸上平静一笑,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示意他放开了手:“不要紧张——你脸上满是恐惧之色,王昶一进来必知诡诈,想举大事就举不了。且你先出去,由我跟王昶面对面交谈,司马懿派此人来督战,名曰督战,实则督我。”

  毌丘宗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低声道:“父亲,要不要——趁王昶进来时,两壁皆伏刀斧手,给他一个痛快?”

  毌丘俭摇了摇头:“不可,王昶又不是只身一人,他率领万人屯兵于外,若是杀了他,必然大乱,你快出去吧。”

  毌丘宗无奈,只得快步出了营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